加强语言文字应用工作势在必行
[Abstract]:First, the application of language and characters has aroused the attention of people of insight. At present,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application of social language and characters, involving various fields of social life, have caused many people of insight to worry an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m. Among them, writers who have always been very sensitive to social observation have expressed this concern in different ways. Here are just a few examples that I have seen and heard recently:
【作者单位】: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影视发展研究中心;
【分类号】:H1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爱卿;;业内文字[J];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2011年07期
2 刘冬冰;班吉庆;;大众媒体用字规范问题简论——以《扬子晚报》为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曹德和;;里程碑·指南针·新台阶(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研读心得和延伸思考[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杨红;饶琪;;第四届语言与国家高层论坛暨第三届全国应用语言学系主任(所长)论坛在武汉召开[J];语言研究;2011年02期
5 ;普通话审音工作研讨会在京举行[J];语言文字应用;2011年03期
6 王肃霜;;社会语言文字应用环境建设的反思[J];文学教育(下);2011年07期
7 罗嘉福;;认清形势 狠抓落实 推动语言文字工作科学发展——在2011年度全省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11年04期
8 任明;;对于新颖、充实和规范的企盼——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朗读材料》[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12期
9 牟晓明;;连云港市市区社会用字的现状与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10 卢玉玲;;幼儿教师提高普通话水平初探[J];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章太;;序[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佟乐泉;;后记[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陈章太;;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闭幕词[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李宇明;;中国的话语权问题——在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周静;;从三结合角度看对外汉语句式教学——以“被”字句为例[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许嘉璐;;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开幕词[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7 施春宏;;关于成语用变和演变的思考——从几则成语的现实使用谈起[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林允富;;语言文字应用的“经济”原则和汉字的繁简之争[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刘晓红;;语言法规和语言道德[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语言文字应用》特约记者;;附录:首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纪要[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召开[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2 记者 商宇;6月起,强制推广普通话[N];重庆日报;2004年
3 记者 郭妮娜;我社积极开展语言文字应用规范化工作[N];临汾日报;2009年
4 赵小刚;努力建构规范化的语言生活[N];光明日报;2004年
5 芮东莉;上海市召开2006年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全委会[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6 ;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问答[N];贵阳日报;2007年
7 焦玉文;我国建立社会语言生活监测与研究机制[N];光明日报;2007年
8 杨光;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法制轨道[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9 曹国军;荧屏差错为何如此多[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崔立勇;普通话宣传周:邀请公众为牌匾纠错[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蒋本蓉;“意思—文本”模式的词库理论与词库建设[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韩秀娟;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的通用词语用字研究及字词语关系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丹;长春市街头用字不规范现象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龚凌虹;中英学术书评体裁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项科旭;两部词典的收词和释义比较[D];安徽大学;2007年
4 王韬;成都市公共场所语言文字应用状况调查[D];四川大学;2007年
5 张素玲;新时期以来的新词语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袁园;1990-2002年间的经济类新词透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邢芙蓉;当代汉语新词语的特点及文化内涵探究[D];扬州大学;2008年
8 孙海娜;我国国家通用语[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万日升;对泰汉语初级阶段教学词表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廖京京;香港词汇与大陆词汇之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234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323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