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上古音的模糊描述与精确构拟——汉语古音学发展路径之观察
[Abstract]:In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hinese phonology, phonological modeling is the necessary stage of its development. The ancient phonology of Qing Dynasty was developed by Gu Yanwu and other people to the peak of the theoretical method, but also due to the extreme use of theoretical methods and materials to decline. The 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brought by Gao Ben-han and his ancient phonological structure are the choices that Chinese ancient phonology can't refuse to develop again. Qing Confucianism can only vaguely describe the ancient sound, but never give up "precision". After Gao Benhan, the ancient phonologist tried to construct the ancient sound accurately, but could not avoid ambiguity. Irreconcilable differences, very limited consensus, and increasingly precise construction seem to be moving towards the other end of the increasingly blurred. Differences are inevitable, but consensus must be actively sought. Reflecting on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ancient Chinese phon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llisi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will surely give much enlightenment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文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基金】: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清儒古音学传承关系研究》(编号:2008C013) <%E8%AF%B4%E6%96%87%E5%A3%B0%E7%B3%BB>%E7%A0%94%E7%A9%B6%E6%A0%A1%E6%AD%A3%E3%80%8B(%E7%BC%96%E5%8F%B7:2008C013)" target="_blank"> 福建省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重点科研项目《姚文田古音学著作<古音谐><说文声系>研究校正》(编号:2008C013)
【分类号】:H1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芳;;辨“古音韵至谐说”——兼谈古音学研究的立论基础[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芳;姚文田古音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曾燕霞;试论高本汉《汉文典》的上古声母系统[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芳;;辨“古音韵至谐说”——兼谈古音学研究的立论基础[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贾文胜;梁宁森;;清代浙江状元史迹考述[J];兰台世界;2011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郝晨;姚文田《说文声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晓楠;《谐声谱》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广锋;姚文田《说文声系》和严可均《说文声类》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祝琴;;陈独秀“中国古代语音有复声母”说平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2 杨剑桥;评高本汉的《汉文典》[J];辞书研究;2001年03期
3 Sφren Egerod;林书武;;高本汉的生平和成就[J];国外语言学;1982年01期
4 周克庸;;是“复辅音声母”还是“多音节字”——与蔡永贵先生商榷[J];东岳论丛;2006年06期
5 张世禄 ,杨剑桥;论上古带r复辅音声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5期
6 赵倩;上古复辅音研究情况概述[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7 陈芳;;姚文田谐声理论研究[J];闽江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梅祖麟;;闽语“舆、“浴”两字阳调h-声母的来源——比较方言中所见的*gl-复辅音[J];方言;2007年04期
9 郑张尚芳;上古音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二)[J];古汉语研究;1999年01期
10 单周尧;高本汉修订本《汉文典》管窥[J];古汉语研究;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芳;姚文田古音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俭明;;谈语言事实的发掘与理论方法的更新——在南开大学语言研究所成立仪式上的讲话[J];南开语言学刊;2007年02期
2 郭锡良;;淹博识断精审——由戴震的“学有三难”谈中国语言学研究应取的态度[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陈琳;论翻译文化学派实证性描述研究方法[J];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4 邵薇薇;;翻译问题:译者和他的理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1期
5 傅爱兰;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理论方法研讨会在京召开[J];语言与翻译;1997年01期
6 陆亚;;英汉对比研究综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范崇峰;樊建武;;语言系统论的形成及流变[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傅爱兰;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理论方法研讨会在京召开[J];民族语文;1996年06期
9 孟万春;;20世纪的历史语言学[J];固原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10 周振峰;;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曲俊延;;应用管理学的理论方法从事编辑工作[A];学报编辑论丛(第五集)[C];1994年
2 孟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学理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3 王啸群;;试论《比喻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价值[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侯晓斌;“首届汉语语汇学学术研讨会”在并召开[N];山西日报;2007年
2 储泽祥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储泽祥:追求理论方法创新是核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光灿;“大/小+NP”不对称性问题的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竹;语言形而上学及其与语用学发展的关系[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田英杰;基于关联理论对口语语篇中“OH”的语用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孙菊芬;《广雅·释沽》初探[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乔石豪;探讨“连…都/也…”结构的语法化过程[D];河南大学;2005年
6 高俊霞;现代汉语方式宾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曼;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类体系和词性标注[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8 林八鸽;蒙古语常用名词语义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王立燕;介词“朝”、“对”的可替换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富天飞;汉韩缩略词语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24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324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