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音节累积词频对同音字听觉词汇表征的激活作用

发布时间:2018-12-20 22:08
【摘要】:汉语同音字音节的累积词频是同音单字词的具体词频之和,即音节作为词被听到的频数,也称为音节词频。它对词汇通达的作用还没获得一致看法。本文探讨听觉词汇通达中同音字表征的激活如何受累积词频的影响,构成累积词频的具体词频和同音字数又会在其中起何作用。研究采用跨通道的音-字同音判断范式和配套的协方差分析分离出听觉的词汇表征激活作用。实验1固定同音字数,同时变化累积词频和具体词频(其中具体高、低频同时也是同音字族内的高、低频),结果发现具体词频的提高对表征激活有积极作用;累积词频的提高仅在错误率上产生微弱的抑制作用,而这个微弱作用可以归结为同音字族内高频字表征的激活对低频字表征的抑制。实验2固定具体词频,同时变化累积词频和同音字数,结果发现同音字数增加对表征激活产生抑制,没有发现累积词频的作用。两个实验的结果说明,音节累积词频对同音字的听觉词汇表征激活不起确定作用,能够起作用的是同音字族内的具体词频和同音字数;但同音字数变化的抑制作用仅在具体词频不变时才发生,因此起决定作用的是同音字族内高频字表征激活和低频字表征抑制的机制。
[Abstract]:The cumulative word frequency of Chinese homophonic syllable is the sum of concrete word frequency of homophonic words, that is, the frequency of syllable being heard as a word, also known as syllable frequency. It does not agree on the role of lexical accessibil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he activation of homophonic word representation in auditory lexical access is affected by the cumulative word frequency, and how the specific word frequency and homophonic word number of the cumulative word frequency play a role in it. In this study, auditory lexical representation activation was separated by cross-channel phonem-word homonym judgment paradigm and covariance analysis. In experiment 1, the number of homophonic words was fixed, and the cumulative word frequency and specific word frequency were changed simultaneous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crease of specific word frequency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activation of representation. The increase of cumulative word frequency has only a weak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error rate, and this weak effect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suppression of the low frequency word representation by the activation of the high-frequency word representation in the homonym family. In experiment 2, the specific word frequency was fixed and the cumulative word frequency and homonym word number were changed simultaneous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crease of homophonic word number inhibited the characterization activation, but no effect of cumulative word frequency was found. The results of the two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cumulative syllable frequency can not determine the activation of the auditory lexical representation of homophones, but it is the specific word frequency and the number of homophones in the homonym family that can play a role. However,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homophones only occurs when the specific word frequency is invariant, so it is the mechanism of high frequency word representation activation and low frequency word representation suppression that determines the function of homophones.
【作者单位】: 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海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7060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05JJDXLX006)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06200524)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3CXL01)支持
【分类号】:H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治金,陈永明,杨丽霞;词汇歧义消解的研究概况[J];心理科学;2002年02期

2 周海燕;舒华;;汉语音-形通达过程的同音字家族数效应和语义透明度效应[J];心理科学;2008年04期

3 李小健;方杰;楼婧;;汉语同音字具体频率和同音字数在听觉词汇通达中的相互作用[J];心理科学;2011年01期

4 舒华,唐映红,张亚旭;汉语双音节同音词词汇歧义消解过程的研究[J];心理学报;2000年03期

5 武宁宁,舒华;无语境条件下汉语词类歧义词的意义激活[J];心理学报;2001年04期

6 仲晓波,吕士楠;句子重音对汉语同音异义词的解歧作用[J];心理学报;2003年03期

7 陈宝国,王立新,彭聃龄;汉字识别中形音义激活时间进程的研究(Ⅱ)[J];心理学报;2003年05期

8 李小健;王文娜;李晓倩;;同音字族内的听觉通道词频效应与同音字表征的激活[J];心理学报;2011年07期

9 方杰;李小健;;言语产生的同音词表征:模型争论与再思[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5期

10 陈宝国;宁爱华;;汉字识别中的同音字效应:语音影响字形加工的证据[J];心理学探新;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伟;;中国神经语言学2005年的发展概貌[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武宁宁,舒华;Gating范式:探讨听觉词汇加工的途径[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2期

3 彭聃龄;汉语信息加工及其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20年研究工作的回顾[J];当代语言学;2004年04期

4 肖二平;张积家;和秀梅;;言语产生中同音词的心理表征:模型和证据[J];大理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5 李荣宝;陈素梅;毛浩然;;儿童视觉加工能力与其语音意识的相关性[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韩迎春;莫雷;;有关歧义消解的句子加工理论[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罗俊龙;李文福;张庆林;;汉字识别的时间进程:来自字谜任务的ERP证据[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1期

8 周治金;陈永明;;词语境中汉语歧义词多个意义的加工过程[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王晴;;激活 联想 逻辑推理 模块组合——解决歧义的认知过程[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8年02期

10 陈栩茜;张积家;;语音编码对词形的影响——字词通达研究新进展[J];嘉应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隋雪;学习困难生阅读过程的眼动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2 任桂琴;句子语境中汉语词汇识别的即时加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3 吴茗;现代汉语常用语素项属性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4 邹宇量;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汉字和图形启动效应[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李宁;认知发展:汉字输入中信息代码加工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侯友;蒙、汉双语词汇识别的ERP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7 陈璐;基于演化原型框架的汉字教学设计及其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唐浩;听觉条件下汉语声母、韵母、声调在语义激活中的作用及时间进程[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志方;中文阅读中的词切分与词汇加工方式[D];浙江大学;2013年

10 杨雯琴;双语产出中的语言控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娜;不同条件下同音词效应的眼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洁尉;知觉干扰对汉字和英文单词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晓平;汉语双音节同音歧义词识别认知机制的实验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余成武;汉字识别的正字法加工方式[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枝莉;“N_1+的+N_2”结构歧义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粟华利;汉字语音语义激活时间进程的ERP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唐晨;[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敏;中英双语者英文书面字词识别的心理表征与激活进程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利娜;高频形声字加工中形音义激活的时间进程[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彬;抑制与突显:误解的认知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亚旭,周晓林,舒华,邢红兵;汉字识别中声旁与整字语音激活的相对优势[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张亚旭,舒华;词汇歧义消解的认知研究:理论、方法与现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3 王黎;郭佳;毕彦超;舒华;;汉语名词短语产生中的量词一致性效应[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1期

4 陈宝国;王立新;彭聃龄;;高、低频汉字形音义激活的时间进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4期

5 史s,

本文编号:23884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3884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1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