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广告语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发布时间:2019-02-13 12:03
【摘要】:广告语篇蕴含着多种符号模态,是多模态语篇的典型载体。本文采用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发展而来的视觉语法分析方法,对精选的广告语篇的多模态话语进行社会符号学研究,从中了解同为社会符号的文字、图像符号所具备的表意能力,揭示传统语篇分析模式的局限性,分析了广告设计中的多模态符号策略的广告心理学意义。
[Abstract]:Advertising discourse contains many symbolic modes and is a typical carrier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Based on Halliday's systematic functional Grammar,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visual grammar analysis to study the multi-modal discourse of selected advertising texts, and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s which are social symbols. The expressive ability of image symbols reveals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 models and analyzes the psych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multi-modal symbolic strategies in advertising design.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2009江南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项目
【分类号】:H0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年05期

2 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年05期

3 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素音;;多媒体英语课堂中意义的多模态构建和传递[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李晓娜;;多模态话语分析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海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3 田鑫;;大学英美文学赏析中多模态教学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4 郭炎武;罗小娟;;多模态协同在儿童口语交际教学中的本体价值[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5 高蕊;赵滨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多模态话语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2期

6 刘艳方;;多模态在商业广告中的应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9期

7 陈瑜敏;;奥运电视公益广告多模态评价意义的构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王梅;;国外道歉语研究综述[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彭漪;杨海燕;;多模态平面商业广告语篇的整体意义构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赵秀凤;苏会艳;;多模态隐喻性语篇意义的认知构建——多模态转喻和隐喻互动下的整合[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党军;;双语词典的多模态化——用户·词典·编者[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广州;;从多模态话语理论角度来看交际教学法中的角色扮演[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金顺;英语写作修辞的符号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涂家金;英语论辩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潘鸣威;多模态视角下的口语交际能力:重构与探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佟颖;社会符号学与翻译基本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张征;英语课堂多模态读写能力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邱宝林;新世纪中国青年导演电影话语建构图景与传播逻辑[D];上海大学;2012年

7 杨志欣;俄语电视广告语篇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8 施光;法庭审判话语的批评性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崔淑珍;西方英语写作学的元学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胡丹;学生视角的中国教师批评话语的功能—语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乃军;多模态话语分析与电影作品及翻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郭恩华;篮球赛事网络英语新闻报道的多模态话语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徐艳艳;系统功能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商业广告语篇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吴莎;教师课堂话语的多模态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许祖华;多模态话语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陈荫;上海世博会英文宣传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韩蜀君;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广告语篇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燕娜;英汉学习词典的多模态语篇分析[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李顺臣;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科书的多模态话语分析[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陈韵如;电影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朱永生;话语分析五十年:回顾与展望[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艳方;;多模态在商业广告中的应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9期

2 葛俊丽;罗晓燕;;新媒介时代外语教学新视角:多元识读教学法[J];外语界;2010年05期

3 周秦;;多模态电影海报语篇的系统功能符号学分析——以《巴拿马裁缝》的电影海报为例[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苏眉;;语言与图像的协作——基于一则食品广告的多模态语篇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5 魏晓茹;;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语篇分析——以洛阳中国2009世界邮展展徽为例[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6 王艳芳;杨建杰;;从社会符号学视角解读上海世博会吉祥物[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张丽;张志敏;;多模态视角下诗画语篇解读[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朱娟娟;刘宇红;;公益广告的多模态解读——以汶川大地震的一幅公益广告为例[J];南昌高专学报;2009年06期

9 赖海燕;;对一则欧莱雅护肤品电视广告的多模态分析[J];科技信息;2010年23期

10 杨春慧;;贺岁片《大笑江湖》的多模态话语分析[J];电影文学;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宁;;严重脑血管病人的多模态监测[A];第二届中西医结合脑病诊治新进展高级研讨班专家讲义及论文汇编[C];2010年

2 梁胜;张春富;李彪;;干细胞追踪用PET/SPECT/MRI/Fluo多模态探针设计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3 向良忠;邢达;杨思华;;光声肿瘤分子成像[A];第七届全国光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李丹;林超;吕中伟;;多模态磁性-荧光可降解纳米探针的研制及成像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5 王志刚;;模态超声造影剂研究进展[A];2010年超声医学和医学超声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梁坚;杨永臻;;一种多模态自适应模糊控制器[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5年

7 万丽媛;;从引用看语篇的互文性[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马玉蕾;王振华;;类比和概念整合[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杨陈科;陶霖密;;情感信息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10 黄本才;齐辉;陈勇;;体育场悬挑屋盖多模态和交叉项对风激动力响应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大学教授 胡晓云 本报记者 孙鲁威;坚持多模态产业模式[N];农民日报;2011年

2 记者 刘垠;在分子水平上认识疾病[N];大众科技报;2009年

3 记者 刘正午;贺斌:站在读脑技术前沿[N];医药经济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罗朝淑;多模态神经成像:让大脑病灶无处可逃[N];科技日报;2010年

5 傅小兰;人机交互中的情感计算[N];计算机世界;2004年

6 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李从宝;如何构建历史高效课堂[N];江苏教育报;2010年

7 ;空间实验热点播报(之二)[N];中国航天报;2003年

8 胡继洲;新课程下的教学拒绝“约定”[N];中国教师报;2003年

9 中科院自动化所 陶建华 谭铁牛;让计算机更善解人意[N];计算机世界;2005年

10 新疆冶金建设公司技工学校 张克风;浅谈《电力拖动控制技术》的提问教学法[N];新疆科技报(汉);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隋必好;汉英广告语篇中的预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张征;英语课堂多模态读写能力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龙丹;基于多模态磁共振信息的早期帕金森病影像标记及计算机辅助诊断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柴改英;英语广告语篇的同一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李洁;多模态脑电信号分析及脑机接口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江e,

本文编号:24215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4215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4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