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训诂学的特性与现代化

发布时间:2019-02-28 17:08
【摘要】:本文论述两个问题,一是训诂学具有综合性、实用性、总结性三个特性,二是训诂学要实现现代化需要重视历时与共时、经验与思辨、统一与相对、封闭与开放、定量与定性的五个结合。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wo problems, one is the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nd summative, and the second is the five combination of the duration and the common, the experience and the thinking, the unity and the relative, the closed and the open, the quantitative and the qualitative.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H13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进;;试析朱熹《论语集注》中的训诂[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汝企和;推动“历史文选”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探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白兆麟;;按本原性原则阐释《论语》[J];长江学术;2009年03期

4 王红;罗晨;;《荀子》杨P注的名词释义方法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周祥;;论区别“通假”和“假借”的必要性[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1期

6 翟丽丽;;《论语·为政》省略疑例简析[J];当代小说(下);2010年09期

7 邓声国;关于“中国训诂学”学科名称定义界说之我见——兼与白兆麟先生商榷[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8 徐启庭;;论训诂的因文定义[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包诗林;;于省吾《诸子新证》的训诂内容[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01期

10 白兆麟;;训诂与训诂学复议——兼评王宁的学术贡献[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朱轶;;《说文解字》“田”部字小议[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晋晋;;反符号学视野下的语词与形象——以詹姆斯·埃尔金斯的形象研究为例[A];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4年

3 李启军;;影视明星的符号结构与价值结构——影视明星符号学研究系列论文之一[A];东方丛刊(2005年第3辑 总第五十三辑)[C];2005年

4 李祥林;;对中国文化雌柔气质的发生学考察[A];东方丛刊(2003年第3辑 总第四十五辑)[C];2003年

5 甘莅豪;;危机管理、危机公关、危机传播之辨析——一种符号社会学的考察视角[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6 温金海;;本体论视阈下的语言哲学流变——从索绪尔到维特根斯坦[A];第四届中西语言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兰朋;《说文通训定声》词义引申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2 王勇;任应秋治《伤寒论》学术思想整理及传承方法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3 卞仁海;杨树达训诂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4 吴先文;东汉单字为训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5 包诗林;于省吾《新证》训诂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6 吴欣;高诱《吕氏春秋注》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李秀华;《淮南子》许高二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江远胜;《说文解字注》引雅学文献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9 黄琼;《说文通训定声》与汉语同族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杨芳;《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滨;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问题及策略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守艳;朱熹《诗集传》训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小梅;《兩友蛾术编》训诂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红;《荀子》杨P注名词释义考察[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志明;《论语集注》与《论语集解》训诂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继虹;《西厢记》四种版本的注释之比较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建美;俞正燮考据学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朱广平;赵岐《孟子章句》字词训诂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

9 段英倩;清代史料笔记训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武玉香;高诱注训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屏方;杜家利;;共时词典释义中的历时视角[J];辞书研究;2009年06期

2 姜彦;;索绪尔理论体系中的共时和历时观点及其发展[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10期

3 赵忠德;;从历时演化解析共时变异[J];外语学刊;2010年03期

4 湛欣;;从共时和历时维度看社会文化背景与词义褒贬的关系[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5 白云洪飞;;白云家族语共时对比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林培丰;;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共时与历时研究述评[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7 陈忠敏;;方言n蛲傅奶氐慵捌溲芯糠椒ā由虾J星窖缘哪承┕彩辈钜焯钙餥J];语言研究;1993年01期

8 杨明;共时平面上的反义同词[J];山东外语教学;1995年04期

9 聂焱;语言的共时转化[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10 翟雪松;;同词反义在共时、历时平面中的语言现象[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盖兴之;丁志磊;;彝缅语量词的共时分析[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2 张跃;;浅谈共时学在消防中的应用[A];2011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钱奠香;;汉语方言常用词“拉”“拿”的共时分布特点和语源分析[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郑定欧;;汉外词典学纲要[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王传超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共时的与历时的科学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张林;共时学演绎人间巧合[N];发展导报;2004年

3 包诗林 商务印书馆汉语出版中心;“变异”和“选择”中的音法演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卓;“看来”、“看起来”、“看上去”的历时与共时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2 万小芳;不确定性推测类副词共时、历时考察[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晓芬;“隔”字句的共时特征和历时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石文娟;“大半”和“多半”共时比较与历时演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5 陈雪蓉;线状量词“根、支、枝、条”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6 刘红佳;当代流行语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宁宁;汉语词缀“老”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吴媛;岐山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冯志峰;反义词“早—晚”不对称的共时和历时考察[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媛媛;合成词“真是”的共时历时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319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4319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8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