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认知域的标记形式研究
[Abstract]:The cognitive domain (cognitive domain) refers to an intrinsic, coherent, cohesive range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conceptualization, within which semantic descriptions can be performed. In other words, meaning is the process and result of conceptualization. Cognitive domain can be divided into basic cognitive domain and complex cognitive domai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function of formal marking of the members of the cognitive domain, such as the Chinese character "the", as well as the functions of the English "of" case and the English attributive case to the cognitive domain class members. It also involves abstract unmarked forms (such as quantitative adjectives and nouns directly modifying noun expressions, etc.). It is found that, on the one hand, human beings have to rely on certain marker forms to classify the members of cognitive domains in the process of categoriz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gnitive laws of different language markers are highly consistent, although they are varied and varied. That is, all must resort to instruction, quantitative and other referential functions of the language form. Other cognitive factors, such as linguistic markers and pragmatic frequencies, conceptualization perspectives, economic principles and other cognitive factors, will interact constantly, thus forming a continuum of archetypal category effects from marked to unmarked.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study of formal markers in cognitive domain will help us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 human conceptualization.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一般项目(项目号:x2wyN9110360)“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动补构式习得的认知实证研究”的资助,本文是该研究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H146;H3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韦建华;;重视高校译名问题[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石毓智;论“的”的语法功能的同一性[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1期
3 郭锐;表述功能的转化和“的”字的作用[J];当代语言学;2000年01期
4 徐盛桓;常规关系与句式结构研究——以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句式为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袁毓林;;从焦点理论看句尾“的”的句法语义功能[J];中国语文;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寅,朱长河,狄梅;第二届全国认知语言学讲习班与研讨会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02期
2 杜道流;指称、陈述理论及其对上古语法研究的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阮绪和;形名偏正结构的语法功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王扬;语用预设的特征及其认知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冯鸣;英语表持续时段的for短语和汉语时量词语的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6 王葆华;同动式论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7 周国光,黎洪;现代汉语制作动词的配价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熊仲儒;;致使的语音实现及其句法蕴含[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袁海霞;;从方位词“内”、“外”探讨亲属称谓的空间隐喻[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10 方小中;定中结构研究综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仁强;;汉英词典词类标注与译义的对称性研究——兼评《ABC 汉英大词典》的词类标注与译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2 靳光瑾;郭曙纶;肖航;章云帆;;语料库加工中的规范问题——谈《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词类标记集规范》[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3 徐玉敏;;谈谈对外汉语学习词典词义选配问题[A];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蔡淑美;施春宏;;重叠形式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以阎连科作品中重叠形式的使用为例[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田长生;;浅谈《论语》中的复叠现象[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阮绪和;;江西武宁(上汤)话的程度副词“死、几、蛮”[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艳林;;“差一点(没)VP”的歧义原因与分化[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会;;试论“不大+V/A”句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玉婷;;现代汉语“核心更加靠后”的基本特点及其影响[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赵明慧;李平华;;“V+T+N”和“V+N+T”句式考察[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明;西双版纳傣语量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梁敬美;“这-”、“那-”的语用与话语功能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杜道流;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4 熊仲儒;现代汉语中的致使句式[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5 牛保义;相信和怀疑:附加疑问句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6 俞理明;汉语缩略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7 李晋霞;现代汉语定中“V双+N双”结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王利众;俄汉科学语言句法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9 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10 王志军;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仲崇涛;类指现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2 饶宏泉;汉族儿童语言时体习得[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3 贾冬梅;“才X就Y”句式探究[D];暨南大学;2005年
4 褚俊海;桂南平话与白话的介词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5 王荣;汉语“NP的VP”结构在句子中的句法语义语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芬花;汉语“比”字句与英语“than”结构对比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7 董梅;汉语“de(的)”和法语“de”的语法化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8 邓扬;现代汉语宾语从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9 孙宝民;“大+VP”及其相关结构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岚;表时段词语在现代汉语肯、否定句式中的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陆俭明;关于定语和状语的区分[J];汉语学习;1983年02期
2 韦建华;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浅谈翻译的双重特征[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3 韦建华;也谈我国高校译名中university与college的混用问题[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毛发生;胡莉萍;;我国普通高校名称英译情况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马俊波;论中国高校校名英译的标准化[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3年03期
6 徐盛桓;常规关系与认知化——再论常规关系[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7 韦建华;;重视高校译名问题[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王宾;论不可译性——理论反思与个案分析[J];中国翻译;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丽影;;谈“给力”词义发展的隐喻认知[J];考试周刊;2011年39期
2 尹洪波;;汉语目的小句的标记、位置及其解释[J];语言科学;2011年04期
3 张炫;;客赣方言语体标记比较研究[J];大舞台;2011年08期
4 朱斌;;《现代汉语词典》的“特指”释义法[J];辞书研究;2011年04期
5 翁玉莲;;新闻话语标号中的语气标记[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6 管志斌;;比喻辞格的认知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翁海桂;;名词的认知机制[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8 董粤章;;构式、域矩阵与心理观照——认知语法视角下的“吃食堂”[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9 陈玉梅;;关于概念隐喻工作机制立体空间模型假设[J];文学教育(下);2011年08期
10 李在辉;苏联波;;隐喻的模糊性及其认知心理[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朱翠芳;;从自组织神经网络看语言的认知域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王俊;;简论空间概念隐喻[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牟云峰;;感觉类形容词的词义演变——从自身感觉到认知世界[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君均;;转喻与话语分析的语用机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黄新祥;;词类转换机制的认知语言学诠释[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聂亚宁;;论汉语中“水”的动态意义及隐喻概念[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福娟;指称转喻:词汇语义的认知途径[D];苏州大学;2009年
2 李成军;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于天昱;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蔡永强;汉语方位词及其概念隐喻系统[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5 吴恩锋;基于经济报道标题语料库的概念隐喻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张洪芹;动态词义识解论[D];河南大学;2007年
7 金莉娜;韩(朝)汉语篇结构标记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8 徐慈华;选择与适应[D];浙江大学;2007年
9 王小海;‘义项’的解读[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10 湛朝虎;英汉双宾句式的认知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道新;“A+的+H”类组合式定中结构的认知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玲;哈萨克语直接宾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金庆爱;韩汉“原因”表达对比[D];延边大学;2007年
4 李娟;认知角度的英汉空间隐喻对比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5 艾丹;现代汉语“对/错”形容词用法的多角度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相玉玲;选择疑问句的历时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姚小鹏;现代汉语复指短语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高天;“X_1X_2+的”格式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9 彭仁超;现代汉语施事动名兼类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陈齐林;汉英“N+N”体词性偏正结构内部修饰标记隐现对比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449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444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