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略论汉语典故词语折射出的中国文化内涵

发布时间:2019-04-10 12:47
【摘要】:汉语典故文化源远流长,典故词语数量繁多,本文基于对《汉语大词典》中所有典故词语的统计和整理,从典故词语本体研究出发,从结构形式、形成方法、蕴含意义和典源文献等不同的视角对典故词语体现的中国文化内涵进行了关注和思索。
[Abstract]:The culture of Chinese allusions has a long history and the number of allusion words is numerous. Based on the statistics and arrangement of all allusion words in the Chinese Dictionary of Chinese,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research on the ontology of allusion words, from the structural form, the formation method, and so on. The connot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embodied in allusion words is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and pondered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such as implication meaning and source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烟台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基金】:烟台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项目号:GJ0B031-0700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H136;G1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丽婷;;建国以来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杨艳;;浅谈“被”与“by”的异同点[J];西安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3 于根元;;语言的要素及其关系[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4期

4 郭春香;;“蓬黄长方言”中的“奚”字句[J];语文学刊;2011年12期

5 袁晖;;试谈语体句的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兰碧仙;;据出土文献再论先秦汉语“有_2+VP”结构中的“有_2”[J];汉字文化;2011年04期

7 陈朝珠;;广西北海白话重叠式初探[J];社科纵横;2011年05期

8 胡友良;;意在笔先 防止跑题——谈论文的提纲[J];中国审计;2010年08期

9 陈金美;;“程度副词+名词”结构语用探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覃东生;;宾阳话的述补结构和体标记[J];百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吉雅;;探析“一A一B”式四字语型[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邹琼;;移就的语言结构形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吴启禄;;布依语的“同义并用”结构[A];布依学研究(之四)——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次年会暨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4 吕建凤;;大同方言的重叠现象[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5 劳在鸣;;既要抢救传承,更要创新发展,让诗词插上音乐的翅膀飞翔[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6 魏德胜;;《睡虎地秦墓竹简》复音词简论[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7 张虹;;谈“V来V去”[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黎庆开;;浅析布依语中数词“半”的特点[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9 周根飞;;丰城话中助词“哩”的考察[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张建强;;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疑问句使用情况调查[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林发彦;集大成的成语辞典[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汉滨高中 魏春红;文言虚词杂谈[N];安康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解植永;中古汉语判断句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亓文香;汉语典故词语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闻静;汉藏语系“的”字结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魏红;面向汉语习得的常用动词带宾情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化振红;《洛阳伽蓝记》词汇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全丹丹;程度副词与否定副词连用的多角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肖科见;典故词语意义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清华;郭璞《尔雅注》双音词研究[D];鲁东大学;2008年

4 杨睿;时间副词“老”的语法化过程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5 林琳;《礼记》成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志兵;“V着V着”结构形式及其语篇功能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姚婷;现代汉语标句词“的”的结构形式与句法特点、句法功能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8 周涌华;现代汉语从他亲属称谓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9 雷艳萍;丽水畲话形容词重叠现象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郭玮;新疆汉语方言词汇中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结构特点探析[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55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455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7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