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国文化走出去
[Abstract]:Positive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s a big topic,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trategy of Chinese culture going out. The "decision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on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he Cultural system to promote the Great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Socialist Culture" adopted by the six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7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pointed out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Chinese culture to the world." "developing multi-channel, multi-level, multi-level cultural exchanges with foreign countries, extensively participating in dialogue among world civilizations, promoting mutual use of culture for reference, enhancing the appeal and influence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world, and jointly safeguarding cultural diversity." The decision is far-sighted. Culture is soft power. That's not true.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
【分类号】:H195;G1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洪恋;赵丽玲;;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渗透与传播[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2期
2 谢平;;柬埔寨的华文教学与中国文化[J];语文学刊;2011年12期
3 赵静;;论高校英汉双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缺失现象[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4 花志红;;试探大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浸润[J];大家;2011年16期
5 ;视点[J];走向世界;2011年19期
6 姬建国;;汉语国际教育的跨文化实质及其理论实践意义[J];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11年01期
7 许嘉璐;石锓;;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热点问题的访谈[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国际汉语教育、传播与应用的专业集刊[J];国际汉语;2011年01期
9 王添淼;;文化定势与文化传播——国际汉语教师的认知困境[J];中国文化研究;2011年03期
10 张红琳;;“最中国汉字”的文化意义[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永昌;;翻译,要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2 于晓鹏;;春风雅言[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3 陆永昌;;礼仪之邦为何被妖魔化——文化战略与翻译进程思考[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4 彭泽润;;不能把胡乱解释文字的游戏当做科学[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戴逸先生论吟诵[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6 张友琴;;On Differences between“East”and“West”[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何红艳;;汉译佛典与杜诗语汇[A];唐史论丛(第九辑)[C];2006年
8 曾田力;;大自然中的“吟”与“诵”[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9 王景丹;;谈中西文化对话中的民族文化立场[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连真然;;向百科词典类编者进一言——中国内容的条目应附外文[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夏可;中国须冷静面对全球中文热[N];文学报;2006年
2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徐中玉;《论语》和中国文化[N];解放日报;2011年
3 余冠仕;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发布[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倪蔚薇;锡城外教热衷中国文化[N];无锡日报;2008年
5 白洁 侯雪静;提高翻译水平,消除“文化赤字”[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本报驻京记者 邓的荣 孙佳华;当孔子再度周游列国……[N];解放日报;2006年
7 主讲人 王蒙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全国政协常委;汉字与中国文化(一)[N];中国社会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郭扶庚邋本报通讯员 潘聪平;汉语让我们触摸中国[N];光明日报;2007年
9 白洁邋侯雪静;翻译成中国文化输出瓶颈[N];文学报;2007年
10 记者 杨娟 付尧 实习生 顾玮懿;“洋苏州”引发汉语热[N];苏州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毓民;汉语国际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王松;跨文化语境下交际顾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4 王英鹏;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翻译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宋海云;论中国文化意象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6 方欣欣;语言接触问题三段两合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成茜;中国文化内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差异[D];重庆大学;2007年
2 胡菊花;从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视角看中国文化的输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曾珠璇;翻译与中国文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4 YOO MIYEON(柳美娟);面向韩国大学生的中国文化影像课设计[D];山东大学;2012年
5 张继伟;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教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武卓;汉语成语体现的中国传统哲学精神[D];天津大学;2005年
7 吕冬;法语联盟教学发展对汉语国际教育海外推广的启示[D];浙江大学;2012年
8 孔颂华;当代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谈少华;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书法艺术教学[D];兰州大学;2012年
10 安熙贞;韩国高中汉语课程中文化内容教学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558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455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