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三卷本《王梵志诗集》词汇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24 18:59
【摘要】:王梵志是唐初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诗僧。通常所说王梵志诗并非王梵志一人之作,是众多民间白话诗人创作的作品总称。王梵志诗创作于唐代前后,基本保持历史原样,口语化程度高,内容具有广阔的社会文化生活覆盖面,因而反映实际语言的程度高,是研究唐代语言的样板性语料。 本文选取王梵志诗中最核心的部分——敦煌三卷本《王梵志诗集》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一个封闭的研究系统,以系统考察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的思路来考察三卷本《王梵志诗集》的词汇面貌。第一章对敦煌三卷本《王梵志诗集》的词汇面貌作一全面描写。通过历时分析和共时分析,将其中的2938个词运用四川大学俞理明教授的词汇构成理论穷尽性地陈列出来,分别将其归入基本层、常用层、局域层和边缘层四层,展现在历史稳定性和普遍性两个因素下王梵志诗词汇构成的特点。王梵志诗词汇的特色性主要表现在大量的新词新义和一批唐代俗语词,这也是王梵志诗词汇最直观的研究价值。因而第二章和第三章选取新词新义研究、俗语词研究两个“点”进行研究,凸显文献的词汇特色,做到点面结合。第二章对敦煌三卷本《王梵志诗集》中出现的新词新义作了简要描述,并结合认知语言学对新词的产生方式和新义的演变途径作了探讨。第三章对敦煌三卷本《王梵志诗集》中的俗语词从词类、语音形式、结构构成三方面作了考察,并运用方言佐证的方法探讨俗语词的源流。第四章展现王梵志诗词汇研究对辞书编纂的实用价值,从增补词目、补正义项、充实书证等方面为《汉语大词典》的修订提供参考。 基于以上的研究过程,本文对王梵志诗的词汇价值有以下一些发现: 一、王梵志诗的汉语史价值 王梵志诗中的许多词语为汉语词汇的历史发展演变提供了过程证明,有助于消除汉语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填补某些空白。 (一)为汉语词汇史的建设提供了一批时代最早的或独有的词语、义项例证 如近代汉语中的程度副词“到大”,“争吵”义的“唱叫”等最早出现在王梵志诗中。还有些词只在王梵志诗中出现过,是王梵志诗的独有词语,如“例头”、“贫奇”、“唱祸”、“方孔兄”等,这也正是王梵志诗的独特语料价值。 (二)有助于对一些现代汉语词语以及方言词语的存在和形成作出科学的说明 现代汉语中的一些词或现代方言中流行的词语或口语词,可以在王梵志诗中找到最早的源头,如方言中的“四片板”、“长头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的表“差池、差错”义的“参差”等。 二、王梵志诗的应用价值 王梵志诗具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词汇丰富,保存了大量的方言俚语、佛教词汇为《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修订提供了丰富的语料,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增补漏收词目,如“女妇”、“忙怕”、“形段”等;修正词典释义,如“伏肉”、“黠儿”等;增补义项,如“料”、“露头”、“出身1”等;提前最早书证,如“骨崖崖”、“保爱”等。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用新的词汇构成理论对三卷本《王梵志诗集》的词汇作系统考察,并做到点面结合。本文运用四川大学俞理明教授的词汇构成理论作宏观考察,又结合具有代表性的两个“点”进行研究。 二、在解释新出现的语言要素时,利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阐释分析。在研究王梵志诗中新义的产生时,不光描写新义的演变,探讨新义的演变途径,更揭示词义演变的动因机制。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概念转喻、“焦点/背景”理论解释其演变机制。 三、将本体研究与应用研究有机结合。论文前三章是本体研究,第四章是应用研究,展现王梵志诗词汇研究对辞书编纂的实用价值。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31
本文编号:2464698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昭聪;;敦煌文献词汇研究法四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董志翘;;汉语史的分期与20世纪前的中古汉语词汇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赵和平 ,邓文宽;敦煌写本王梵志诗校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4 周一良;王梵志诗的几条补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5 邵郁;;近三十年来敦煌王梵志诗研究动态[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方一新;郭晓妮;;近十年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古汉语研究;2010年03期
7 徐俊波;王梵志研究的百年回顾[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张慧欣;;王梵志诗中俗语词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黄征;;王梵志诗校释商补[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10 程湘清;汉语史断代专书研究方法论[J];汉字文化;1991年02期
,本文编号:24646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464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