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语言冲突与晦涩诗学
[Abstract]:Zhao Yiheng believes that it is symbols that make the world meaningful. People find out the meaning in the observed phenomena all the time, that is, symbolize the world and experience, and we can only understand consciousness through symbols. Tang Xiaolin believed that it is urgent to establish subject semiotics, and its construction has two dimensions: "symbolic subjectivity" and "subject semiotics". It is the key link to complete the foundational cause of semiotics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human beings in symbolic ideation and to explain the human beings as symbolic animals by using semiotics principle. Qiao Qi points out that the problem of obscurity is entangl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oetry for a hundred yea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iotics, the conflict between reader ability, social context metalanguage and text self-contained metalanguage has formed a common and lower level of obscurity. The obscurity of the meaning brought about by the interpretation whirlpool formed by the meta-language conflict at the same level is the obscurity of the higher level and the true poetic sense.
【作者单位】: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
【分类号】:H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臧棣;新诗的晦涩:合法的,或只能听天由命的[J];南方文坛;2005年02期
2 赵毅衡;陆正兰;;元语言冲突与阐释漩涡[J];文艺研究;2009年03期
3 高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关于“反懂”的讨论及其理论反思[J];学术月刊;2006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慧;;安贝托·艾柯的小说叙事策略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2 刘立;文本“空白”和文学翻译的再创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宋时磊;;侦探、知识与玫瑰——对艾柯《玫瑰之名》的重新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4 金松林;;海子:被误读的面孔——一种现象学解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5 孙红;居中阐释:中西解释之途[J];北方论丛;2001年06期
6 李跃红;论《琵琶记》在悲剧研究中的价值——兼谈一种新的悲剧思想:“核心价值破碎论”[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7 吴建芳,赵正;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舒开智;;误读:本体性存在抑或解构性策略[J];长白学刊;2009年02期
9 朱寿兴;;艾柯的“过度诠释”在文学解读活动中并不存在[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陈定家;;“红楼梦中人”的是是非非[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林辉;;当代中国医务社工的神贫主义传承和人文模型——一个伦理学的预设和推理[A];伦理研究(生命伦理学卷·2007-2008)上册[C];2007年
2 范立民;张楠;;文化政治研究中的教育诉求——理查德·罗蒂的教育哲学述评[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明达;多样性与有限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奎军;历史、文学文本、文学价值——以赛金花题材文学作品为个案[D];暨南大学;2001年
3 彭文钊;俄语语言世界图景的文化释义性研究:理论与方法[D];黑龙江大学;2002年
4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何明星;《管锥编》诠释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6 姜飞;在解构中建构[D];四川大学;2003年
7 王文忠;修辞活动的民族文化特点[D];黑龙江大学;2003年
8 李显杰;镜像“话语”——电影修辞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盾;现代性问题图景中的马克思哲学革命[D];吉林大学;2004年
10 安道玉;论意识与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学艳;对现代文阅读教学中过度阐释的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汤志鹰;论当前我国信用卡诈骗罪的若干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郑大伟;刑法适用中的类比推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苏前清;韩少功的“底层写作”论[D];南昌大学;2010年
5 肖燕;多丽斯·莱辛幻想系列小说的独特未来意识初探[D];南昌大学;2010年
6 王进进;对不确定性的召唤:关于批评阐释状态的分析[D];郑州大学;2000年
7 华章琳;论伽达默尔超越相对主义的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张萍;洗钱罪适用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陈秀玲;论教学中的动态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戴颖;翻译过程中意义的哲学阐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臧棣;现代诗歌批评中的晦涩理论[J];文学评论;199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帮俊;;“造就自我”助李娜一飞冲天[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年12期
2 高斯扬;;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的自我意识理论[J];才智;2011年18期
3 贾勤;;西夏旅馆:时间中的连锁店[J];延河;2011年07期
4 许海蓉;;做自己的主人[J];大众心理学;2003年02期
5 马小敏;;浪漫抒情小说在20-40年代的新陈代谢——以自我和田园浪漫抒情小说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1年09期
6 鲜芸;;符号的象似性原则与汉语研究[J];语文知识;2011年02期
7 宁云中;;我是谁?——成长小说中成长主体的身份思考[J];名作欣赏;2011年21期
8 杨朝娇;;中国贺岁片的符号学解读[J];新闻爱好者;2011年14期
9 董朝峰;;有关当代中国女性阅读问题的几点探讨——与宋代以来中国古典女性阅读的对照[J];图书与情报;2011年04期
10 许月;;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主体浅析[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兆春;;索绪尔符号学说与《墨经》“名实”论之比较[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苏畅;王守军;果实;;民族符号与汽车内饰设计[A];2010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五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陆雨苗;杨剑;;信息时代下工业设计的前沿——人机界面图标设计浅议[A];2009年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林丽;;《等待戈多》与《车站》中分裂的自我与生存之荒(英文)[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傅其林 整理;把符号打开[N];社会科学报;2004年
2 张智庭;走进“符号学”领域[N];中华读书报;2001年
3 贾戴;民族文化的符号学阐释与解读[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0年
4 白丽梅;民俗的符号学诠释[N];光明日报;2004年
5 记者 亦卓;加强符号学与人文科学研究 促进中西文化交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6 孙妮娜;当代爱情的符号学范式[N];文艺报;2003年
7 曹战锋;十八局集团二公司 龙潭岙大桥主体完工[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4年
8 李海龙 傅爱军;长吉线主体贯通[N];石油管道报;2005年
9 黄华新 陈宗明;略论符号的功能与分类[N];光明日报;2003年
10 陈筠泉;哲学、符号学和跨学科跨文化研究[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天;当代中国建筑师的职业角色与自我认同危机[D];同济大学;2008年
2 朱湘军;从客体到主体[D];复旦大学;2006年
3 马永霞;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冲突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姚京明;中国镜像的明与暗[D];复旦大学;2005年
5 夏莹;作为一种批判理论的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D];清华大学;2005年
6 刘汶荣;技术创新机制的系统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7 陈圣浩;景观设计语言符号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刘向斌;西汉赋生命主题论稿[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杨炳菁;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刘传霞;被建构的女性[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春平;旅游文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符号学翻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2 王晓娜;现代平面设计中艺术符号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3 付红霞;靠近——由体验到画面[D];四川大学;2005年
4 余江涛;试论辛词的自我人生主题[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周晓芹;黑人女性寻求自我的历程[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婷婷;符号与月份牌[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子飞;司法权的载体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8 刘新刚;从福柯“权力/知识”观的视角看SSK[D];山东大学;2005年
9 吴馨;追寻自我的历程[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吴靖;走向对话的阅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86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486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