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说”和“是”与关联词语组合浅谈

发布时间:2019-06-14 08:58
【摘要】:"说"和"是"分别是言说动词和判断动词,二者添加在关联词语之后的用例不断增加,有时可以任意替换而不影响语义表达,甚至还出现了同时附缀在关联词语之后的用法,这使得二者原有的对立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中和。学界一直将"说"和"是"与连词等的组合作为独立现象进行考察。然而,"说"和"是"与关联成分的组合在很多情况下既是对立又是中和的,孤立的考察显然难以揭示这种附缀现象的本质特点。本文考察"说"和"是"与关联词语组合的参差局面,探讨二者对所附缀关联词语功能的影响,分析二者对立与中和的机制和动因。
[Abstract]:The "say" and "Yes" are the verbs and the judgment verbs, respectively. The use cases after the words are added after the words are added, and sometimes can be replaced without affecting the semantic expression, and even the usage after the words are attached after the words are attache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ay" and the "Yes" and the related components has been investigated as a stand-alone phenomenon. However,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ay" and the "Yes" and the related components in many cases is not only the opposite but also the middle and the other, and the isolated investigation is obviously difficult to reveal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such affixes.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ay" and the "Yes" and the related words is discussed, and the mechanism and the motivation of the opposite and the middle and the two are analyzed.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C-6133-11-010006) 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项目编号:B-7037-12-000017)资助
【分类号】:H1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董秀芳;“是”的进一步语法化:由虚词到词内成分[J];当代语言学;2004年01期

2 石毓智;判断词“是”构成连词的概念基础[J];汉语学习;2005年05期

3 沈家煊;;复句三域“行、知、言”[J];中国语文;2003年03期

4 董秀芳;;“X说”的词汇化[J];语言科学;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和友;;情态确认型“是”字构式中“是”的语义功能[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潘晓军;;“说V就V”的表达功能及虚化发展[J];北方论丛;2009年01期

3 于艳华;;网络语言“X+的说”句法现象探究[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李金满;王同顺;;词汇化和语法化的接口——“X们儿”的演变[J];当代语言学;2008年01期

5 王灿龙;;一个濒于消亡的主观性标记词——想是[J];当代语言学;2009年01期

6 胡斌彬;俞理明;;“再说”的词汇化和语法化[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王兴才;;“难道”的成词及其语法化[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李文婕;;中古新生言说义动词的语法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02期

9 吴早生;;现代汉语“这/那”指示义与主观评价及话题功能的关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范振强;;“不由得”的语法化和主观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禀诚;;“我A我B(我C/我D)”标题格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宛新政;;“ V就V在P”格式的语义结构和语用功能[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3 方梅;;北京话里“说”的语法化——从言说动词到从句标记[A];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第三届官话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高松;赵怿怡;刘海涛;;汉语特殊结构的句法标注策略[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杨艳;现代汉语“是”字结构与语用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方向红;基于内涵逻辑的现代汉语连接词及关联句式语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淑静;If条件句与常规关系[D];河南大学;2005年

6 王树瑛;《朱子语类》问句系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7 罗晓英;现代汉语假设性虚拟范畴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8 褚福侠;元曲词缀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张俊阁;明清山东方言代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魏红;明清山东方言特殊语法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喜瑞;“非X不可”句式的相关变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伍凌;“可是”的虚化及三个平面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梅那;同素近义单双音节语气副词习得偏误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曾检红;限制副词“只”与“X”的粘合[D];南昌大学;2010年

7 邬菊艳;英汉类词缀探究[D];宁波大学;2010年

8 潘优燕;英语复合名词的词化探析[D];宁波大学;2010年

9 叶建萍;英汉语语法化中主谓结构的词汇化研究[D];宁波大学;2010年

10 陈飞;英语新古典准复合词的形态学考察[D];宁波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桂宾;省略句研究述评[J];汉语学习;1993年01期

2 张谊生;;“就是”的篇章衔接功能及其语法化历程[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继林;也说“是”的词性和功能[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2期

2 韩华;“是”字词性之管见[J];学习论坛;1994年09期

3 许剑宇;“认为是”“以为是”是“重言”形式吗?[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5期

4 龚嘉镇;“共商国是”和“实事求是”中的“是”’[J];辞书研究;1998年04期

5 杨桦;关于“是否(是不是)VP”的若干特征[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6 赵鲜秋;“是”字的沿革[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7 肖国政;;关于多重复句的划分[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3年09期

8 李健;谈由“是”构成的判断句的基本形式及其逻辑意义[J];东疆学刊;1987年04期

9 范胜田 ,吕惠君;关联词一面……一面≠一方面……另一方面[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5期

10 王路;“是”之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199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喻禾;;论比喻句中的焦点标记词“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陶媛;;政治演说与新闻的关联和及物性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4 吴秀英;;对《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关于5.12四川地震后灾区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报道的比较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希杰;聂焱;;关于《修辞学通论》的对话[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乐明;;汉语财经评论的修辞结构标注研究[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韩玉华;;香港考生在PSC“说话”中常见的语法偏误分析[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齐林;;《最后一次的演讲》的话语衔接规律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艳娇;杨尔弘;;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的连词考察[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马庆然;诊断病句十注意[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2 何广见;从一条环保标语说起[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3 王一民;不宜滥用“然后”“的话”[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4 肖忠华;郎读、朗诵中停连的运用(上)[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5 程孟辉;论幽默[N];中华读书报;2010年

6 于宏;东北方言在娱乐中的语用功效[N];吉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Y冒,

本文编号:24992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4992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9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