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介入
[Abstract]:With the cultural turn in western translation studies after 1970 s,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subjects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ased on the recent achievements in translation theory, 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remarkable role of translator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and holds that the intervention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in the actual process of translation is inevitable and inevitable.
【作者单位】: 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分类号】:H0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文莉;;浅议原文与译文的关系[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6期
2 郑航天;;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及其受制因素[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7期
3 李长江;王爽;;论建构主义视角下译者的主体性[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4 廖文丽;谭云飞;;论阐释学理论和现象学意向性原则对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启示[J];外国语文;2011年03期
5 崔红娟;彭祺;;译者主体性在中西翻译理论与实践中的彰显及理论支持[J];考试周刊;2011年48期
6 宁双;;从“译者的隐身”到“创造性叛逆”——译者主体地位的确立[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袁青;;辩证统一的科学观与译者主体性[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刘国兵;;翻译生态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J];外语教学;2011年03期
9 石媛;;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思考[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0 谷峰;;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译者主体性的选择与适应——以鲁迅早期科学译著的选材与翻译策略为例[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孔燕;;从文化角度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2 刘元元;;女性主义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阮晶;;译者主体性及其在翻译选材中的体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张桂平;蔡东风;尹宝生;徐立军;陈建军;;翻译工作室[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2002年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张晗;;浅析翻译中依赖词典造成的几个误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志;;浅谈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的作用[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谭倩倩;;哲学解释学观下的阐释学翻译理论——论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与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的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立香;;翻译过程的有声思维实验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9 林莉;倪盛俭;;文化移情之于翻译[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马一宁;;再论翻译写作学的建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明龙;译事历五载,甘苦告世人[N];中华读书报;2009年
2 张磷;伦敦桥与翻译[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傅小平;“请勿迁怒于信使!”[N];文学报;2007年
4 聂锦芳 北京大学哲学系;学术翻译与内涵辨析:以Recht的中译为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夏吾东智;藏语科技词汇翻译的挖创借[N];黄南报;2007年
6 谷羽;阿翰林:针对翻译弊端的一剂良方[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胡鹏林;翻译与误读[N];中华读书报;2005年
8 王平 郭蓉;警惕变味学术翻译[N];社会科学报;2006年
9 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韩振宇;论“和而不同”的跨文化翻译策略[N];光明日报;2009年
10 黄行;语言翻译与语言多样性[N];中国民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波;论译者的主体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贺爱军;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D];苏州大学;2012年
3 滕梅;1919年以来的中国翻译政策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4 李占喜;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文化意象处理举隅[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5 段峰;透明的眼睛: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葛林;论跨文化伦理对翻译的规约[D];厦门大学;2008年
7 汤(竹君);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朱晔;翻译的模糊性特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9 陈伟;学理反思与策略重构[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10 黄杨英;关联翻译理论与幽默讽刺文本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镟;从解构主义视角看林译《黑奴吁天录》中的译者主体性[D];中南大学;2008年
2 刘书梅;从审美反映论看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D];安徽大学;2006年
3 朱玲玲;从翻译过程看译者主体性[D];湖南大学;2007年
4 叶乐;论译者主体性及其在人类历史重大变革中的作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杨维春;译者主体性在傅雷翻译中的介入[D];湘潭大学;2010年
6 邱棠;舍得之间,彰显智慧[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高贝贝;传播学视阈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8 马耀娟;从乔治·斯坦纳的翻译理论看译者主体性[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洪霞;浅论译者主体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平;解构主义视角下论译者主体性[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002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00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