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模因论视阈中的外宣翻译

发布时间:2019-06-27 14:48
【摘要】:外宣翻译是外宣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做好外宣翻译将有助于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文章从模因论的角度探讨外宣翻译策略,根据模因传播的特点,提出外宣翻译应遵循Chesterman提出的明晰、真实、信任和可理解性等翻译伦理标准,以归化翻译为主要策略,异化策略的使用需适度。
[Abstract]:Publicity translation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publicity work. Doing a good job of publicity translation will help to promot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nhance China's international imag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public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me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translation of publicity should follow the ethical standards of clarity, truth, trust and comprehensibility put forward by Chesterman, take domestication translation as the main strategy, and the use of foreignization strategies should be moderate.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小慰;;外宣翻译中“认同”的建立[J];中国翻译;2007年01期

2 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年06期

3 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2期

4 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洁;;第二语言模因认知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刘宇红;;模因学具有学科的独立性与理论的科学性吗[J];外国语言文学;2006年03期

3 马萧;从模因到规范——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论述评[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蔡少莲;;模因论与语言变异[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5 杜世洪;;基因、摹因、摹因学——摹因研究在中国的现状与问题[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李执桃;;熟语模因:广告文化的守望者[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伍金辉;;从语言模因论看“海选”流行的必然性和趋向[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8 夏家驷,时汶;模因论与人文社会科学——生物基因理论在语言上的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8期

9 王天华;社会文化进化与“新型人地关系”模因的选择[J];理论探讨;2005年04期

10 王斌;;密母·基因·语言[J];外语研究;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陆刚;;等效理论张力下的翻译认同[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小慰;;福建外宣翻译的现状与对策[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向军;信任、缺省与偶在[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庄美英;广告口号中的强势模因[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2 李二占;[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3 涂欣;城市记忆及其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刘娟;编译在外宣英译中的应用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李国防;网络语言适者生存[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6 沙德玉;论模因论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7 谭蓉蓉;模因理论对语言功能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8 姚燕飞;句法象似性及其修辞功能[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9 王旭静;中国官方言论中隐喻语句的翻译[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张琦;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对我国对外宣传文本翻译的指导意义[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利沙;对《2002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英译文评析——兼论对外宣传翻译“经济简明”原则[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徐盛桓;幂姆与文学作品互文性研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周锰珍;曾利沙;;论关联性信息与价值[J];中国科技翻译;2006年02期

4 夏家驷,时汶;模因论与人文社会科学——生物基因理论在语言上的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8期

5 韩江洪;切斯特曼翻译规范论介绍[J];外语研究;2004年02期

6 王斌;密母与翻译[J];外语研究;2004年03期

7 马萧;翻译模因论与翻译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5年03期

8 张健;英语对外报道并非逐字英译[J];上海科技翻译;2001年04期

9 周领顺;试论企业外宣文字中壮辞的英译原则[J];上海科技翻译;2003年03期

10 张莹;从觅母的角度谈异化翻译的趋势[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润;史立英;;语言变异的模因视角分析——从网络语言谈起[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年02期

2 张润;史立英;;模因视角下的媒体语言变异现象[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12期

3 江华珍;;语言模因与网络语言[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年01期

4 徐建国;;外宣翻译的名与实——20世纪90年代以后研究述评[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杨小华;;大学校园流行语中的模因现象探析[J];社科纵横;2009年08期

6 宋红华;;模因论视角下手机短信的语用变异模式研究[J];成功(教育);2010年02期

7 孙炳文;张崇;;网络语言的模因顺应性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8 张丽红;;大学校园流行语的模因效应与生态反思[J];青年文学家;2010年18期

9 程宏;;从模因论看社会流行语的语用意义[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5期

10 谭晓闯;;网络语言传播中的模因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云健;传播与传承视角下基于模因理论的元音系统演化计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陈小慰;翻译研究的“新修辞”视角[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艾玉婷;模因论视角下《家有儿女》中父母和青少年的冲突话语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莹莹;中国喜剧小品语言的模因现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婷;模因论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崇;模因理论的变异性、顺应性及其生命周期动态性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5 赵慧娟;情景喜剧《武林外传》中的语言模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磊;译化模因及其文化共鸣的探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7 戴淑君;广告语言的模因现象及其强势模因策略[D];宁波大学;2011年

8 黄海婷;手机短信语言的模因论研究[D];宁波大学;2010年

9 解卫卫;基于组合结构的汉语语言模因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10 刘坛孝;模因机制下“山寨X”构式的认知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068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068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4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