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基于关联—整合模型的汉语“知道的x,不知道的还以为y”的构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18 13:28
【摘要】:本文在认知构式语法的背景下,运用概念合成理论和关联理论,探讨“知道的x,不知道的还以为y”构式的意义生成机制。此外,本文对“知道的x,不知道的还以为y”构式的分类,以及x和y进入构式的准入条件也做了深入详实的分析。 “知道的x,,不知道的还以为y”在现代汉语中是非常普遍的,例如:(1)知道的你们是母女俩,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姐妹俩呢(微博)(2)知道的是拆迁,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暴动呢。(北大语料库)。通常,人们使用此种构式不仅是为了呈现客观事实,而且说明客观事实所具有的主观认知赋予的赞扬,讽刺,不满,出乎意料等的会话意义。基于此种意义,本文搜集了84个例句。在这些语料中,本文排除了那些仅仅是陈述事实,否定错误认识的“知道的x,不知道的还以为y”句式,例如:(3)掌管烤炉的罗大厨要摔扒子不干,原因是这次进的鸭子质量不好,而且不用好料烤鸭,知道的是鸭子不好,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的手艺潮,他丢不起这个人。(4)知道的是头儿关心我们,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们特战队不敢冒着敌人的弹雨冲锋呢!前人的研究不仅很少涉及构式“知道的x,不知道的还以为y”,而且大多从句法,功能,语用角度。因而,本文从认知角度,运用概念合成理论和关联理论提出新的关联合成模型分析构式“知道的x,不知道的还以为y”的意义生成机制。 在意义的生成过程中,关联理论起了先锋性的作用。明示刺激在听话人的脑海中显现一个或多个假设。假设需要与语境相关联,而语境必须是当时当地被听话人所接受的语境,这样假设也应与听话人相关联。最后,听话人必须与明示刺激相关联,否则交际无法进行。经过三重关联,听话人最终得出最佳关联假设。有了语境和最佳关联假设,听话人再进行概念合成,合成过程中,语境对选择性投射起到规约作用,最佳关联假设对于层创结构的生成起到诱发促进作用。以“知道的是唱歌,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抓鬼。”为例,听话人经过三重关联得出语境:在本届跨年晚会上,龚丽娜戴着龙头面具,红毛长袍哆嗦着开唱;最佳关联假设为:龚丽娜的造型和歌曲都让人难以接受。在概念合成的过程中,合乎语境的概念元素可以投射进合成空间,最佳关联假设可以指引合成空间中的完善和精细化过程,最终诱发层创结构的生成:龚丽娜的造型和歌曲都让人难以接受,表达了说话者对龚丽娜唱歌的贬低之义。这就是本文所提出的关联合成模型来分析“知道的x,不知道的还以为y”的意义生成机制。 通过实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根据Goldberg对构式的定义: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的对子,而且形式或意义的一些方面不能从这个构式的组成部分或其他先前已有的构式中完全推知,本文将“知道的x,不知道的还以为y”作为构式来研究,抽象出构式义:通过客观事实和主观认知的对比,客观事实x的意义从主观认知y里涌现出一些会话含义。 第二,根据概念合成网络,构式“知道的x,不知道的还以为y”可以分为镜域网络型和单域网络型;构式中x和y的准入条件为:当x和y属于同一组织框架时,x和y的对比性应该比较突显;当x和y属于两个不同的组织框架时,x和y的相似性应该比较突显。 第三,在概念合成中,关联理论中的语境可以引导心理空间的选择性投射,最佳关联假设可以规避由于完善(completion)和精细化(elaboration)的开放性引起的意义的偏差,帮助生成层创结构最终得到新的合成意义。由此可见,作者基于关联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所提出的新的关联合成模型(RBM)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可以系统的全面的解释构式“知道的x,不知道的还以为y”的意义构建机制,为研究其他语言现象提供可借鉴的分析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冉永平;话语标记语you know的语用增量辨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本文编号:25511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5511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0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