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语上高话的体貌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1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美姬;;赣语的“刮”(过)与客家话的“撇”[J];嘉应学院学报;2016年09期
2 李冬香;;湖南赣语的分片[J];方言;2007年03期
3 颜森;江西方言的声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4 温美姬;;赣语吉安横江话的持续体[J];嘉应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5 魏钢强;赣语中带[-n]尾的“女”字[J];方言;1997年03期
6 徐建;;皖西南赣语来母细音前今读塞音现象考察[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
7 黄拾全;;安徽岳西赣语区农民生活常用词续考[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年04期
8 黄拾全;;安徽岳西赣语区农民生活常用词考释[J];农业考古;2010年03期
9 余玲;;赣语余干话形容词的几种生动形式[J];语文学刊;2010年11期
10 黄拾全;;安徽岳西赣语的完成体和进行体[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罗荣华;;赣语上高话助词“来”[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熊瑜;;赣语樟树方言中“得”字的意义和用法[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燕;;赣语赣县话的语法现象[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2期[C];2011年
4 梁智尧;吴泉辉;;试论明清时期江西赣语区传统民居的五个特征[A];2015年中国建筑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5年
5 胡松柏;郑路;;赣语、徽语交接地带跨境移民源流地方言考察[A];中国社会语言学(2014年第2期 总第23期)[C];2015年
6 罗美珍;;客家人及其语言和文化[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7 甘于恩;;四邑话:一种粤化的混合方言[A];中国社会语言学(2003年第1期)[C];2003年
8 肖九根;;赣语(八都话)中几类词的语缀[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冬香;湖南赣语语音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2 代少若;湖南赣语词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3 卢继芳;赣语昌都片语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4 彭红亮;湖南境内湘语与赣语过渡地带方言语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胡松柏;赣东北汉语方言接触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秀云;赣语上高话的体貌系统[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2 李雯珊;赣语遂川方言农耕类词汇记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年
3 程圆;资溪及其邻县赣语的音韵接触比较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5年
4 王丽芝;安福县严田镇赣语和湘语音系比较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5 昌梅香;吉安赣语的常用后缀[D];暨南大学;2003年
6 张妍;《汉语方言大词典》临川方言补[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7 谢桂香;洞口境内赣语和湘语语音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8 甘为;运用原型理论分析江西境内赣方言中虚词的句法和语义特点[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9 贝先明;浏阳境内湘语、赣语的语音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程熙荣;景德镇地区方言归属与分布考察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401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640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