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汉泰语中以“吃”字为首的惯用语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4 12:11
【摘要】:共用惯语现象经常用在汉语和泰语中,惯用语出现在早期人们的生活中因为它具有丰富多彩的语义和丰富的隐喻,许多人用惯用语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当惯用语被使用很长一段时间后,一个语言现象就会发生并且它在语言的发展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汉语和泰语中以“吃”字为首的惯用语,在两国语言当中尽管具有丰富的含义和各国民族之间风俗习惯的强烈特色,但是因为两国的历史背景和习俗文化的不同,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态度和看法也出现了显著差异。为了加深对汉语和泰语中以“吃”为首的惯用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文针对汉泰语中以“吃”字为首的惯用语进行分析与对比,共分为9章的内容。具体如下:绪论,介绍了汉语与泰语两国中以“吃”字为首的惯用语的研究现状与选题缘由、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一章介绍了汉泰语中惯用语的界定和特点。第二章至第七章,针对汉语和泰语中以“吃”字为首惯用语的来源、类别、音节、语义、语法、语用6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二者在各方面上存在着不少的区别,直接影响泰国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惯用语的过程。第八章针对前面的对比内容,对60名汉语水平达到HSK5级或以上的泰国来华留学生进行了偏误调查与分析,又发现学生汉语惯用语习得中的一些偏误现象,所以在最后一章针对这一些偏误现象提出了一些教学和学习的建议。本文希望这次研究成果能帮助泰国来华留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汉语和泰语中以“吃”字为首惯用语的来源、类别、音节、语义、语法、语用6个方面的异同,从而能提高教师的惯用语教学和学生的惯用语学习的效率。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412;H1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瑾;罗亚;;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必要性[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年31期

2 杨频萍;杨茜;;非英语国家来华留学生互动机制研究:问题与对策[J];海外华文教育;2019年04期

3 邵林;;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年23期

4 徐斌;沈佳琦;王梓迪;;基础薄弱外国来华留学生培养工作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47期

5 李志刚;;非洲来华留学生适应现状探究——以江苏高职院校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12期

6 李刚;;来华留学生跨文化趋同培养模式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9年12期

7 刘斌;;加强来华留学生管理,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J];山西青年;2019年21期

8 郑宋晓;刘嘉;王文英;冯晓然;;江苏省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外国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9年33期

9 郝子悦;;农牧类高校来华留学生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年03期

10 杨立华;;“翻转课堂”在来华留学生教学中的运行机制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飞;徐静宇;;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校园融入现状及路径探究——基于沈阳市433名学生的问卷调查[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论文集[C];2018年

2 林少骏;;清代琉球来华留学生教师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许秋寒;于书诚;郭力;马小垒;;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4 董哲;;抓住机遇,努力开创来华留学生医学教育新局面[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5 艾忻;;试论来华留学生管理国际化[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6 郭力;;来华留学生校园危机管理研究[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7 阎静;;试论让来华留学生了解中国的意义与主要途径[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8 常悦珠;陈慧;;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阶段研究[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9 刘潇肖;艾忻;;来华留学生校园适应现状研究[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10 姚玲;周星;许爱伟;;试述研究型大学与培养高层次来华留学生[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文浩;近代史上的日本来华留学生[N];中华读书报;2019年

2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于淼;发挥来华留学生在中外文旅交流中的重要作用[N];中国旅游报;2019年

3 阿布杜尔·拉赫曼·奇玛 陈俊安 译;来华留学生数量和国别都在增[N];环球时报;2019年

4 本报驻蒙古国、埃及、巴基斯坦特派记者 霍文 黄培昭 丁雪真;听来华留学生讲述“中国情结”[N];环球时报;2019年

5 本报记者 刘红;来华留学生同比增速再次达到两位数[N];金融时报;2017年

6 本报记者 闵捷 实习生 胡竞秋;金融风暴让来华留学生捂紧口袋[N];中国青年报;2008年

7 记者 李钊;中国深度影响国际留学态势[N];科技日报;2016年

8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胡鞍钢 王蔚;中国发展与世界共赢[N];人民日报;2016年

9 记者 刘博超;我国留学工作呈现新趋势[N];光明日报;2017年

10 驻京记者 王诗X;逾八成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发展[N];南方日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段胜峰;非洲来华留学生汉语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2 杨军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董立均;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及其优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冬燕;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规则提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5 何穆彬;入世后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媛;跨文化传播视域下春节文化在来华留学生群体中的传播与建构[D];西北大学;2019年

2 王安琪;来华留学生中文姓名调查及取名优化建议[D];西北大学;2019年

3 夏芳;“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报道分析及形象建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年

4 胡惠茜;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使用汉语学习类APP调查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5 黄万云(Awan Pradika);印尼来华留学生使用“本来”和“原来”偏误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6 王素素(SITATHORN SASIPHATTHANAPHA);汉泰语中以“吃”字为首的惯用语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7 王凡;我国高校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模式探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年

8 马铭英;来华留学生使用HSK APP情况的调查研究[D];沈阳大学;2019年

9 林莹;来华留学生高级汉语电脑写作修改行为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10 陈颖;印尼来华留学生汉语写作修改过程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963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6963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8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