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双音节复合动词正反问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6 18:37
本文以普通话双音节复合动词正反问句作为选题,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我们的描写分析,对普通话正反问句中动词为双音节复合动词时存在的27种格式做了细致的描写,并将《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的777个双音节复合动词按照动词特点和对格式的接纳度做了删选与分类,共分了四个次类,分别为“喜欢”类、“学习”类、“包含”类和“认识”类。在文中除了针对动词特点提出分析之外,我们还提出了本文的解释,一是宾语话题化原则,二是删略顺序原则。在实际语料的考察中我们归纳了正反问句的三个特点。 在本文的第三章中重点考察各地方言中动词为双音节复合动词时在正反问句中选用格式的差异性。并对河南方言语法的研究现状做了考察,针对笔者的母语方言偃师话进行了相关研究。 本文的第四章着重对正反问句的格式规范化当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说明,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正反问句的27种变化格式,占据主要核心地位的是“喜欢”类适用的五种格式,在这五种格式内部也存在着使用频率的差异化,大部分在心理上已经接纳“V-不-VO”格式的人们最先选择的往往多为“A-不-AB”这种格式。
【学位单位】: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H146;H172.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普通话双音节复合动词正反问句的句法缺省
1.1.2 双音节复合动词正反问句的方言学研究
1.2 研究难点和意义
1.2.1 研究的难点
1.2.2 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双音节复合动词正反问句在普通话中的格式研究
2.1 普通话双音节复合动词正反问句的27种格式
2.2 普通话双音节复合动词的分类
2.2.1 在正反问句27种格式中不能说的双音节复合动词的情况
2.2.2 在正反问句27种格式中能说的双音节复合动词的分类
2.3 普通话中双音节复合动词(AB)在正反问句格式中宾语和谓词语素缺失时的表现差异
2.3.1 普通话双音节复合动词(无宾语)在正反问句中的表现
2.3.2 普通话中双音节复合动词(有宾语)在正反问句中的表现
2.4 真实语料中的双音节复合动词正反问句的存在情况考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音节复合动词正反问句普通话和方言的对比分析
3.1 双音节复合动词正反问句的方言学研究
3.1.1 “V-neg-VO”型方言中双音节复合动词的正反问句考察
3.1.2 “VO-neg-V”型方言中双音节复合动词的正反问句考察
3.2 河南偃师话双音节复合动词正反问句研究
3.2.1 研究意义
3.2.2 前人对于河南方言语法的研究现状
3.2.3 河南偃师话双音节复合动词正反问句的具体考察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音节复合动词正反问句的规范化研究
4.1 正反问句的规范化和形成原因
4.2 正反问句27种格式的规范化问题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43625
【学位单位】: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H146;H172.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普通话双音节复合动词正反问句的句法缺省
1.1.2 双音节复合动词正反问句的方言学研究
1.2 研究难点和意义
1.2.1 研究的难点
1.2.2 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双音节复合动词正反问句在普通话中的格式研究
2.1 普通话双音节复合动词正反问句的27种格式
2.2 普通话双音节复合动词的分类
2.2.1 在正反问句27种格式中不能说的双音节复合动词的情况
2.2.2 在正反问句27种格式中能说的双音节复合动词的分类
2.3 普通话中双音节复合动词(AB)在正反问句格式中宾语和谓词语素缺失时的表现差异
2.3.1 普通话双音节复合动词(无宾语)在正反问句中的表现
2.3.2 普通话中双音节复合动词(有宾语)在正反问句中的表现
2.4 真实语料中的双音节复合动词正反问句的存在情况考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音节复合动词正反问句普通话和方言的对比分析
3.1 双音节复合动词正反问句的方言学研究
3.1.1 “V-neg-VO”型方言中双音节复合动词的正反问句考察
3.1.2 “VO-neg-V”型方言中双音节复合动词的正反问句考察
3.2 河南偃师话双音节复合动词正反问句研究
3.2.1 研究意义
3.2.2 前人对于河南方言语法的研究现状
3.2.3 河南偃师话双音节复合动词正反问句的具体考察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音节复合动词正反问句的规范化研究
4.1 正反问句的规范化和形成原因
4.2 正反问句27种格式的规范化问题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祁庆倩;;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内部时间结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贺巍;洛阳方言记略[J];方言;1984年04期
3 贺巍;河南山东皖北苏北的官话(稿)[J];方言;1985年03期
4 贺巍;获嘉方言的语法特点[J];方言;1990年02期
5 项梦冰;连城(新泉)话的反复问句[J];方言;1990年02期
6 谢留文;客家方言的一种反复问句[J];方言;1995年03期
7 罗福腾;山东方言里的反复问句[J];方言;1996年03期
8 马晓琴;陕北方言的反复问句[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李延瑞;福州话反复问句的特点[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10 项菊;;湖北红安方言的反复问句[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莫超;白龙江流域汉语方言语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静;现代汉语正反问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会荣;娄烦方言疑问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436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843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