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上古至中古“疲惫”概念域词语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7 08:20
   疲憊是人的一種複雜的生理、心理感受。廣義上,疲憊可以用於描述對象的狀態感受。它的核心要素為狀態,其概念意義為:對象感知的不適。本文根據語義、句法特點,確定對象、原因、結果、是否發生四個區別性要素,對上古和中古階段“疲憊”概念域成員進行描寫和分析。上古時期,“疲憊”概念域已初步形成,域內成員共17個,其中,單音節成員15個,分別為“疲(罷)”“勞”“倦”“敝”“病”“老”“弊”“頓”“怠”“憊”“極”“羸”“困”“殆”“茶”,雙音節成員2個,分別為“罷敝/罷弊”“勞倦”,單音節成員佔據絕對優勢。“疲”出現頻率高、語料分佈廣、概念要素全面、句法功能完備,在本概念域中最具代表性,故將“疲”確立為概念域中的典型成員。概念域中典型成員數量少,非典型成員數量多,各成員概念要素分佈、句法功能均有不同。中古時期,“疲憊”概念域進一步發展,域內成員共21個。其中單音節成員11個,包括10個舊成員,分別為“疲”“倦”“勞”“困”“頓”“極”“敝”“老”“弊”“憊”,1個新成員“乏”,原有成員較上古時期使用頻次降低,概念要素和句法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變化。中古時期複音化趨勢更加顯著,域內雙音節成員在成員數量和出現頻次上與單音節成員基本保持均衡。在本概念域中共出現10個雙音節成員,其中包括2個舊成員“疲敝/疲弊”“勞倦”和8個新成員“疲極”“疲勞”“疲倦”“疲乏”“疲困”“疲頓”“困乏”“勞困”,造10個雙音節成員具有一定的文獻傾向性,體現了分佈差異。上古至中古“疲憊”概念域詞語的演變既體現了共性特徵,又有其獨特的個性表現:1.共性特徵為漢語詞彙的繼承性,個性表現為概念域內部成員的直接繼承和間接繼承。2.共性特徵為漢語詞彙複音化趨勢,個性表現為概念域雙音節成員均是域內成員複合而成,且以“疲+其他域內成員”的構詞模式為主。3.共性特徵為以人為本的認知覲,個性表現為“疲憊”概念域對象要素生命度等級逐級遞減。4.共性特徵為概念域域內不同梯度成員的不同特性個性表現為“疲憊”概念域中典型成員表現強勢、地位穩固和非典型成員地位弱勢,身份游離。上古至中古“疲憊”概念域詞語演變原因可分為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內部原因主要是語義系統自我調節作用對詞語發展的影響,表現為:1.語義系統的“自組織”機制。2.域內成員同義複合。3.詞語捨棄義位。外部原因主要包括客觀的社會因素和主觀的認知因素,其中認知因素又包括認知作用下相關概念域的交叉與融合,以及人類認知的範疇化與非範疇化。
【学位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H139
【部分图文】:

上古至中古“疲惫”概念域词语演变研究


“疲”出琉害目分怖比

概念域,向性,地位


第2章上古與中古“疲憊”概念域詞語考察??結:??中古時期疲憊”概念域增加了?1個單音節成員:“乏”,各成員按出現頻次為疲>倦>勞>困>乏>頓>極>敝>老>弊>憊。上古概念域中的其他,就目前所選語料,尚未發現“疲憊”義例證。??中古時期複音詞大量出現和使用,按成員等級地位依次為:疲極>疲勞>疲弊>疲倦>疲乏>疲困>疲頓>困乏>勞困>勞倦,這10個雙音節成員具的文獻傾向性,體現了分佈差異,如圖2-3所示,“疲極”?“疲乏”“勞倦”於佛經中,“疲敝”“疲困”“困乏”?“勞困”多用於中土文獻中,“疲“疲倦”“疲顿”介於二者之問,在中土文獻和漢譯佛經中出現比較均勻。??

概念域


邊緣地位的概念域成員,語義模糊、不明確,出現游離現象,概念域。??F圖中所描述的這種層級體系:原因一狀態一結果層級體系,通來,在語言中用因果語義關係來表逹,並呈現出一定量詞語的群又不是完全封閉的。以“疲憊”概念域為例,如圖3-3,由於,如年老、乏力、瘦弱等因素導致機體對象產生“疲憊”感,這對琪態發展產生丫影響,比如造成了對象衰敗、困頓,或行為上憊”概念域作為表示“疲憊”狀態的成员的聚合,那麼也會有很以及表示結果的聚合,把這些聚合群看作?個個不完全封閉的該是存在相互交叉與融合的情況,如圖3-4,表現為域内的一些示不同詞義,也可以跨域進入兩個或多個概念域,如“羸”既”義,也可以表示原因“瘦弱”義,“怠”既可以表示“疲憊”果“懈怠”義,如圖3-4,這種情況既體現了詞語在語義上的概也驗證了相關概念域之間存在交叉融合的情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颜洽茂;王浩垒;;“拦截”概念场主导词的历时更替[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2 尹戴忠;;上古“向上看”概念场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孫淑娟;古漢語三個心理動詞概念場詞彙系統及其歷史演變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582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8582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2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