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汉语专名“有M”结构及其“有”的性质
发布时间:2020-12-28 16:20
事物全息名称的语法底层是主谓结构[VP[(x)有M]]。古专名[N[有M]]的底层是缺省主语x的动宾结构[VP[有M]]。词缀"有"是[N[有M]]在漫长发展中被重新理解与重新分析的产物,它在底层仍是动词。词缀说与动词说相通,机制主要是重新理解。基于[N[有M]]的历史书面体意义及在现代汉语的系统表现,本文将"有"定性为主观表达词缀。它不仅可一致地解释跨普通名词、形容词及动词的词缀"有",而且还可跟主观动词"有"联系起来,进行词法与句法相连续的统一解释。
【文章来源】:古汉语研究. 2012年02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N[有M]]形成、发展的句法分析
二“有”的词缀说形成及其特性
三“有”为主观表达词缀的事实解释性
3.1古代汉语里普通名词前的词缀“有”也可以定性为表达词缀并得到解释。请观察:
3.2主观表达词缀“有”, 还可解释《诗经》中谓词词缀“有”的功能。请比较:
3.3动词结构前的“有”语法化程度相对低, 目前看仍是动词。但不管如何也是与作为表达词缀的“有”在语义语法功能上连续的相通的。请观察: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主宾关联句、偏离成分及其词汇化问题[J]. 薛宏武,闫梦月,胡惮. 语文研究. 2011(03)
[2]“有请”的语法化及“有”作为主观表达词缀的形成机制[J]. 薛宏武,闫梦月. 汉语学报. 2011(02)
[3]“有所”的语法化及其表量功能的形成[J]. 薛宏武. 古汉语研究. 2009(03)
[4]动词的“重新理解”及其造成的影响[J]. 储泽祥,王寅. 古汉语研究. 2009(03)
[5]也说“有+VP”句[J]. 汪化云,陈金仙.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4(01)
[6]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 沈家煊.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04)
[7]闽南方言的结构助词[J]. 李如龙. 语言研究. 2001(02)
[8]论“有”字句[J]. 施其生. 语言研究. 1996(01)
[9]瓯语的“有”字句[J]. 骆锤炼.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2)
[10]福州方言的“有”字句[J]. 郑懿德. 方言. 1985(04)
硕士论文
[1]福州方言“有+VP”句式研究[D]. 郑敏惠.福建师范大学 2003
[2]“有+VP”格式研究[D]. 伍文英.湖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944049
【文章来源】:古汉语研究. 2012年02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N[有M]]形成、发展的句法分析
二“有”的词缀说形成及其特性
三“有”为主观表达词缀的事实解释性
3.1古代汉语里普通名词前的词缀“有”也可以定性为表达词缀并得到解释。请观察:
3.2主观表达词缀“有”, 还可解释《诗经》中谓词词缀“有”的功能。请比较:
3.3动词结构前的“有”语法化程度相对低, 目前看仍是动词。但不管如何也是与作为表达词缀的“有”在语义语法功能上连续的相通的。请观察: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主宾关联句、偏离成分及其词汇化问题[J]. 薛宏武,闫梦月,胡惮. 语文研究. 2011(03)
[2]“有请”的语法化及“有”作为主观表达词缀的形成机制[J]. 薛宏武,闫梦月. 汉语学报. 2011(02)
[3]“有所”的语法化及其表量功能的形成[J]. 薛宏武. 古汉语研究. 2009(03)
[4]动词的“重新理解”及其造成的影响[J]. 储泽祥,王寅. 古汉语研究. 2009(03)
[5]也说“有+VP”句[J]. 汪化云,陈金仙.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4(01)
[6]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 沈家煊.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04)
[7]闽南方言的结构助词[J]. 李如龙. 语言研究. 2001(02)
[8]论“有”字句[J]. 施其生. 语言研究. 1996(01)
[9]瓯语的“有”字句[J]. 骆锤炼.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2)
[10]福州方言的“有”字句[J]. 郑懿德. 方言. 1985(04)
硕士论文
[1]福州方言“有+VP”句式研究[D]. 郑敏惠.福建师范大学 2003
[2]“有+VP”格式研究[D]. 伍文英.湖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944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944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