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挖掘”类单音节动词与名词宾语的搭配变异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1 18:44
挖掘类单音节动词是现代汉语动词范畴下的一个小类,与其进行搭配的名词宾语除了符合其语义内容要求共现的成分外,还有一些不符合语义特征要求的但能与之共现的成分,这种搭配变异的现象普遍存在。本文采用形式与意义、描写与解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句法、语义、语用等角度对挖掘类单音节动词与名词宾语的搭配变异现象进行了具体的研究。首先,在对挖掘类动词进行界定时,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为依据,结合词义聚合特征,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一一“挖P掘、掏2、抠工、凿12、剜”6个挖掘类单音节动词。其次,本文考察了挖掘类单音节动词与名词宾语的常规搭配情况:先对常规搭配进行界定,继而分析常规搭配下NP的语义格,即受事、结果和处所三种,并分别对这三种语义格下的NP的语义特征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分析挖掘类动词与名词宾语搭配变异的情况:先对搭配变异进行界定,继而分析搭配变异下NP的语义格,并归纳其语义类型和语义特征。然后,本文着重考察挖掘类单音节动词与名词宾语搭配变异的语表构形特点和语义的变异实现。先对挖掘类单音节动词与名词宾语常规搭配的语表构形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对搭配变异的组形特点进行分析...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1.1 对搭配变异的研究
1.1.2 对动名搭配的研究
1.1.3 对动宾搭配变异的研究
1.1.4 对“挖掘”类动词与名词宾语的搭配研究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1.3.1 挖掘类单音节动词
1.3.2 搭配变异
1.4 研究方法及语料、符号说明
1.4.1 研究方法
1.4.2 语料、符号说明
第2章 挖掘类动词与名词宾语的常规搭配
2.1 常规搭配的界定
2.1.1 常规搭配的含义
2.1.2 常规宾语
2.2 常规搭配下NP的语义格
2.2.1 语义格类型
2.2.2 常规NP的语义格
2.3 常规搭配下NP的语义特征
2.3.1 语义特征
2.3.2 常规NP的语义特征
挖共现的NP的频度特点"> 2.4 与V挖共现的NP的频度特点
2.4.1 共现NP的频次
2.4.2 共现NP的频度特点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挖掘类动词与名词宾语的搭配变异
3.1 搭配变异的界定
3.2 动宾的搭配变异
3.3 搭配变异的模型
3.4 搭配变异下NP的语义类型及特征
3.4.1 搭配变异下NP的语义类型
3.4.2 搭配变异下NP的语义格
3.4.3 搭配变异下NP的语义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语义超常搭配的构形特点与语义的变异实现
4.1 语义常规搭配的构形特点
4.2 语义超常搭配的构形特点
挖+“N1+(的)+N2”"> 4.2.1 V挖+“N1+(的)+N2”
挖+NP"> 4.2.2 V挖+NP
4.3 语义的变异实现
4.3.1 糅合式隐喻变异
4.3.2 截搭式转喻变异
4.3.3 隐喻转喻综合变异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搭配变异的语用功能分析
5.1 语言的修辞功能
5.1.1 移就
5.1.2 通感
5.1.3 拈连
5.2 语言的经济功能
5.3 语言的推理功能
5.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词语搭配及动宾搭配研究述评[J]. 李斌.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1(04)
[2]汉语“挖掘”义动词的历时演变[J]. 董玉芝.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3]基于语料库的词汇转喻研究——以“EYE”为个案[J]. 关文玉. 肇庆学院学报. 2011(04)
[4]截搭组形与转喻变义——量名超常搭配中名词的词义变异(一)[J]. 张平.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01)
[5]动名词搭配中名词语义特点的多层面分析[J]. 付娜.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6)
[6]动宾非常规搭配的转喻和隐喻透视[J]. 黄洁.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7]语义综合与词义演变及动词的宾语[J]. 谭景春. 中国语文. 2008(02)
[8]“糅合”和“截搭”[J]. 沈家煊. 世界汉语教学. 2006(04)
[9]动词对宾语的语义选择限制[J]. 吴云芳,段慧明,俞士汶. 语言文字应用. 2005(02)
[10]汉语动宾搭配自动识别研究[J]. 王霞. 语言文字应用. 2005(01)
本文编号:2951800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1.1 对搭配变异的研究
1.1.2 对动名搭配的研究
1.1.3 对动宾搭配变异的研究
1.1.4 对“挖掘”类动词与名词宾语的搭配研究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1.3.1 挖掘类单音节动词
1.3.2 搭配变异
1.4 研究方法及语料、符号说明
1.4.1 研究方法
1.4.2 语料、符号说明
第2章 挖掘类动词与名词宾语的常规搭配
2.1 常规搭配的界定
2.1.1 常规搭配的含义
2.1.2 常规宾语
2.2 常规搭配下NP的语义格
2.2.1 语义格类型
2.2.2 常规NP的语义格
2.3 常规搭配下NP的语义特征
2.3.1 语义特征
2.3.2 常规NP的语义特征
挖共现的NP的频度特点"> 2.4 与V挖共现的NP的频度特点
2.4.1 共现NP的频次
2.4.2 共现NP的频度特点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挖掘类动词与名词宾语的搭配变异
3.1 搭配变异的界定
3.2 动宾的搭配变异
3.3 搭配变异的模型
3.4 搭配变异下NP的语义类型及特征
3.4.1 搭配变异下NP的语义类型
3.4.2 搭配变异下NP的语义格
3.4.3 搭配变异下NP的语义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语义超常搭配的构形特点与语义的变异实现
4.1 语义常规搭配的构形特点
4.2 语义超常搭配的构形特点
挖+“N1+(的)+N2”"> 4.2.1 V挖+“N1+(的)+N2”
挖+NP"> 4.2.2 V挖+NP
4.3 语义的变异实现
4.3.1 糅合式隐喻变异
4.3.2 截搭式转喻变异
4.3.3 隐喻转喻综合变异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搭配变异的语用功能分析
5.1 语言的修辞功能
5.1.1 移就
5.1.2 通感
5.1.3 拈连
5.2 语言的经济功能
5.3 语言的推理功能
5.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词语搭配及动宾搭配研究述评[J]. 李斌.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1(04)
[2]汉语“挖掘”义动词的历时演变[J]. 董玉芝.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3]基于语料库的词汇转喻研究——以“EYE”为个案[J]. 关文玉. 肇庆学院学报. 2011(04)
[4]截搭组形与转喻变义——量名超常搭配中名词的词义变异(一)[J]. 张平.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01)
[5]动名词搭配中名词语义特点的多层面分析[J]. 付娜.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6)
[6]动宾非常规搭配的转喻和隐喻透视[J]. 黄洁.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7]语义综合与词义演变及动词的宾语[J]. 谭景春. 中国语文. 2008(02)
[8]“糅合”和“截搭”[J]. 沈家煊. 世界汉语教学. 2006(04)
[9]动词对宾语的语义选择限制[J]. 吴云芳,段慧明,俞士汶. 语言文字应用. 2005(02)
[10]汉语动宾搭配自动识别研究[J]. 王霞. 语言文字应用. 2005(01)
本文编号:29518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951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