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大词典》收录《资治通鉴》词语补正

发布时间:2021-01-09 18:50
  《汉语大词典》是我国第一部大型多卷本汉语语词词典,它的完成是我国辞书编纂史上一个空前的盛举。该词典义项齐全,释义准确,书证丰富,是汉语词汇研究者必须参考的重要辞书。《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末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间错综复杂的历史。同时,该书的编写汲取了大量丰富的资料,书中词语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职官制度、科举制度、法律词语、建筑名称、服饰词语、医学术语、佛教用语、成语、俗语等,词语量相当惊人,这就为词汇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语料。《汉语大词典》很多词条采用《资治通鉴》词语作为始见例,且在这些引用词语中存在着义项缺失、释义不当、书证迟后、书证与义项不一致等各种问题。本文将从收列词条、解释词义以及列举书证等方面系统地考察《汉语大词典》所收录的《资治通鉴》词语,发现并纠正《汉语大词典》在收录《资治通鉴》词语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使这部辞书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和准确性,为汉语词汇史研究和语文辞书的编纂、修订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资治通鉴》简介
    1.2 《汉语大词典》简介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选用版本说明
    1.6 《汉语大词典》收录《资治通鉴》词语情况说明
第二章 释义补正
    2.1 义项缺失
    2.2 义项分合不当
    2.3 释义不当
第三章 书证补正
    3.1 书证迟后
        3.1.1 先秦两汉已出现的词语
        3.1.2 魏晋南北朝已出现的词语
        3.1.3 隋唐五代已出现的词语
        3.1.4 宋代已出现的词语
    3.2 书证失序
        3.2.1 单义词
        3.2.2 多义词
    3.3 书证与义项不一致
    3.4 词目出自胡三省注的书证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二程语录”多义词看《汉语大词典》的书证晚出[J]. 王秀玲.  韶关学院学报. 2009(05)
[2]《潜夫论》反义词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J]. 张竹玲.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04)
[3]从《大戴礼记》词语看《汉语大词典》若干疏失[J]. 李存周.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4]北朝造像记词语研究与《汉语大词典》的收词释义[J]. 赵修,金小栋.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03)
[5]从东魏墓志看《汉语大词典》始见例[J]. 袁步昌.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8(12)
[6]《说文解字》新词语《汉语大词典》晚收情况举隅[J]. 吕建辉.  宜春学院学报. 2008(S1)
[7]北魏墓志词语对《汉语大词典》之补益[J]. 魏平.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8]从《洛阳伽蓝记》双音新词看《汉语大词典》的释义与书证[J]. 牛太清.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01)
[9]《潜夫论》并列复词异形词与《汉语大词典》编纂[J]. 徐山.  鄂州大学学报. 2006(01)
[10]《资治通鉴》取材《三国志》杂论——《资治通鉴》(三国部分)史源研究之一[J]. 张静,汤勤福.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3)

硕士论文
[1]《唐语林》词语与《汉语大词典》订补[D]. 曾腊梅.江西师范大学 2009
[2]《汉书》法律词语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D]. 李如鹰.湘潭大学 2008
[3]《世说新语》的词语研究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D]. 段黎明.湘潭大学 2008
[4]《汉语大词典》引今文《尚书》词语研究[D]. 李新飞.湖南师范大学 2007
[5]《汉书》外来词研究与《汉语大词典》的编纂与完善[D]. 喻萍.湘潭大学 2007
[6]贾谊《新书》反义词及《汉语大词典》相关条目研究[D]. 胡春生.湘潭大学 2006
[7]《太平经》複音词研究与《汉语大词典》[D]. 刘祖国.华东师范大学 2006
[8]从“二程语录”词汇研究看《汉语大词典》的疏漏与不足[D]. 王秀玲.华南师范大学 2004
[9]《汉语大词典》收录《论衡》词语研究[D]. 齐霄鹏.河北大学 2000



本文编号:29672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9672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1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