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全宋词》联绵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6 20:30
  所谓联绵词,是指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且不能拆开解释的双音节单纯词。本文以《全宋词》中的联绵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类整理,考察其来源及发展,论析和总结其特点,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联绵词族加以考论、诠释。由此期于揭示《全宋词》中联绵词的基本面貌,为联绵词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全宋词》联绵词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并简要梳理了联绵词的相关概念及研究历史,介绍了本文的联绵词鉴别标准以及数量统计标准等。第二章对《全宋词》联绵词进行分类考察。按声韵关系将其分为双声、叠韵、双声叠韵以及非双声叠韵四类;按词性将其分为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拟声词性、叹词性以及代词性联绵词六类,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联绵词进行考释。第三章讨论《全宋词》中联绵词的来源与发展。首先分析联绵词的来源途径:包括古语汇、新语汇以及外来语汇;然后探讨《全宋词》沿用古语汇时在词形与意义上的新发展。第四章总结、论述《全宋词》中联绵词的特点。其特点鲜明:书写形式趋于繁复,异词同指现象普遍,对文连用较为常见。第五章基于对《全宋词》中联绵词的研究,按其同源关系找出具有代表性的联绵词族进行考察。...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联绵词界说
        1.4.1 联绵词研究概述
        1.4.2 联绵词鉴别标准
2 《全宋词》联绵词分类
    2.1 《全宋词》联绵词声韵关系类别
        2.1.1 双声联绵词
        2.1.2 叠韵联绵词
        2.1.3 双声兼叠韵联绵词
        2.1.4 非双声叠韵联绵词
    2.2 《全宋词》联绵词词性类别
        2.2.1 名词性联绵词
        2.2.2 动词性联绵词
        2.2.3 形容词性联绵词
        2.2.4 拟声词性联绵词
        2.2.5 叹词性联绵词
3 《全宋词》联绵词的来源与发展
    3.1 《全宋词》联绵词的来源
        3.1.1 古语汇
        3.1.2 新语汇
        3.1.3 外来语汇
    3.2 《全宋词》联绵词的发展
        3.2.1 词形不变,意义变化
        3.2.2 词形变化,意义不变
4 《全宋词》联绵词特点
    4.1 书写形式趋于繁复
        4.1.1 增加或更换形符
        4.1.2 更换声符
        4.1.3 使用同音字
        4.1.4 字序对换
    4.2 异词同指现象普遍
    4.3 对文连用较为常见
        4.3.1 对文现象
        4.3.2 连用现象
5 《全宋词》部分联绵词族考释
    5.1 “懵懂”词族
    5.2 “嵯峨”词族
    5.3 “婀娜”词族
    5.4 “迷离”词族
    5.5 “萧瑟”词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联绵词的韵律构词特点分析[J]. 李晨,张恒.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12)
[2]《汉语大词典》收释联绵词存在的问题[J]. 冯蒙蒙,周掌胜.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6)
[3]《汉语联绵词词典》指瑕[J]. 张亚芳,吴继刚.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05)
[4]《诗经》联绵词特点探微[J]. 高锐霞.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2012(02)
[5]论衍音联绵词的两种产生方式——以《诗经》为例[J]. 陆燕.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6]联绵词的判定问题[J]. 董建锋.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01)
[7]联绵词研究综述[J]. 徐文静.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8]试论联绵词成因[J]. 马秀月,方礼武.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01)
[9]释“零丁”与“伶俜”——兼谈连绵词的产生方式之一[J]. 王云路.  古汉语研究. 2007(03)
[10]同义复词凝结成的联绵词之可分训性[J]. 曹莉亚.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博士论文
[1]联绵词词族研究[D]. 兰佳丽.华东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朦胧”类联绵词的历史探究[D]. 汪家靓.温州大学 2015
[2]《楚辞》联绵词计量研究[D]. 张靖奇.黑龙江大学 2012
[3]《广雅疏证》联绵词研究[D]. 安丰刚.浙江师范大学 2012
[4]《诗经》联绵词韵律特点研究[D]. 何海菊.福建师范大学 2011
[5]《集韵》联绵词研究[D]. 叶建.贵州大学 2009
[6]《广雅疏证》联绵词研究[D]. 张章.复旦大学 2008
[7]汉赋联绵词研究[D]. 林飞.山东大学 2007
[8]两汉散体大赋中的联绵字研究[D]. 刘娇.南京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814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9814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f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