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好)像/仿佛B一样C”格式考察
发布时间:2021-01-25 17:56
“A(好)像/仿佛B一样C”这种格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频繁。虽然我们经常把它用于日常的社会交际中,但是在前人的研究中很少涉及“A(好)像/仿佛B一样C”的形成、ABC的限制条件、C的隐现机制、三者之间的语义关系等问题。本文以“A(好)像/仿佛B一样C”为研究对象,主要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比喻的理论、典型的比喻结构及前人对“A(好)像B一样C”及相关结构的研究现状、研究范围、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等,同时也说明了本文要研究的对象。主体部分包括了第二章到第四章的内容。第二章从共时的角度分析了“A(好)像B一样C”格式,主要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A、B、C这三者的内部构成、C的语义指向、C的隐现机制和语用效果。在此结构中,“(好)像…一样”是喻标,A是本体,B喻体,C是喻展。A和B主要由体词性成分充当,C主要由谓词性成分充当。C作为喻展,时隐时现。它有三种情况:完全地隐现自由、有条件地隐现和必须出现这三种情况。第三章从历史角度分析了“一样”的虚化历程、“A(好)像/仿佛B一样C”格式的形成过程及原因、C出现的时间及原因。第四章结语部分总结了“A(好)像/仿佛...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关于比喻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范围
1.4 语料来源
第2章 共时考察
2.1 构成成分
2.1.1 喻标
2.1.2 本体“A”
2.1.3 喻体“B”
2.1.4 喻解“C”
2.2 语义关系
2.3 C的隐现机制
2.4 语用效果
2.4.1 突显了相似点
2.4.2 衔接上下文
2.4.3 增加美感
第3章 历时考察
3.1 “一样”的虚化历程
3.2 “A(好)像B一样C”结构的发展历程
3.3 “A仿佛B一样C”结构的发展历程
第4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话语标记语的功能研究[J]. 国防. 大家. 2012(04)
[2]“貌似”与“好像”相因生义[J]. 王洪涌. 汉语学报. 2010(03)
[3]语义类型相配论与多种语言形名结构之研究[J]. 黄师哲. 汉语学报. 2008(02)
[4]歧义句式“NP1像NP2一样PP”的再考察[J]. 余义兵.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5]试论语义指向分析的原则和方法[J]. 周国光. 语言科学. 2006(04)
[6]“A跟B(不)一样(X)”中“X”的隐现及其教学[J]. 肖奚强,郑巧斐. 世界汉语教学. 2006(03)
[7]词汇化二例——兼谈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关系[J]. 王灿龙. 当代语言学. 2005(03)
[8]试说“X 不比 Y·Z”的语用功能[J]. 吴福祥. 中国语文. 2004(03)
[9]句尾“了”构成的句式、语义及语用功能[J]. 谭春健. 汉语学习. 2004(02)
[10]汉语语用标记语的语义、语用分析[J]. 冯光武. 现代外语. 2004(01)
硕士论文
[1]现代汉语比况短语研究[D]. 吕志敏.南京师范大学 2008
[2]现代汉语“A像B一样C”的研究[D]. 耿晓涛.上海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99638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关于比喻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范围
1.4 语料来源
第2章 共时考察
2.1 构成成分
2.1.1 喻标
2.1.2 本体“A”
2.1.3 喻体“B”
2.1.4 喻解“C”
2.2 语义关系
2.3 C的隐现机制
2.4 语用效果
2.4.1 突显了相似点
2.4.2 衔接上下文
2.4.3 增加美感
第3章 历时考察
3.1 “一样”的虚化历程
3.2 “A(好)像B一样C”结构的发展历程
3.3 “A仿佛B一样C”结构的发展历程
第4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话语标记语的功能研究[J]. 国防. 大家. 2012(04)
[2]“貌似”与“好像”相因生义[J]. 王洪涌. 汉语学报. 2010(03)
[3]语义类型相配论与多种语言形名结构之研究[J]. 黄师哲. 汉语学报. 2008(02)
[4]歧义句式“NP1像NP2一样PP”的再考察[J]. 余义兵.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5]试论语义指向分析的原则和方法[J]. 周国光. 语言科学. 2006(04)
[6]“A跟B(不)一样(X)”中“X”的隐现及其教学[J]. 肖奚强,郑巧斐. 世界汉语教学. 2006(03)
[7]词汇化二例——兼谈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关系[J]. 王灿龙. 当代语言学. 2005(03)
[8]试说“X 不比 Y·Z”的语用功能[J]. 吴福祥. 中国语文. 2004(03)
[9]句尾“了”构成的句式、语义及语用功能[J]. 谭春健. 汉语学习. 2004(02)
[10]汉语语用标记语的语义、语用分析[J]. 冯光武. 现代外语. 2004(01)
硕士论文
[1]现代汉语比况短语研究[D]. 吕志敏.南京师范大学 2008
[2]现代汉语“A像B一样C”的研究[D]. 耿晓涛.上海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996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999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