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一下2”的语用功能及中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相关偏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30 23:22
“V+一下”结构在现代汉语口语中使用频率高使用范围广,但由于自身语义及语用功能很复杂,汉语学习者常常在这一结构上出错,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常常把这一结构作为重难点来讲解。但目前针对这一结构研究的成果并不多,且主要集中在语义句法方面,语用方面相对欠缺。所以本文着重从言语行为和礼貌功能两个角度对这一结构的语用功能展开分析。本文主要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写作缘由、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为研究综述及本文的理论依托,研究综述主要从这一结构的句法、语义、语用、对外汉语教学相关方面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概括,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侧重点为:依托言语行为理论、礼貌功能以及面子理论对“V+一下2”的语用功能展开分析。第二章为“V+一下2”的语用功能分析,首先通过收集整理语料确定了这一结构主要出现在指令类言语行为中的请求、要求行为;断言言语行为中的陈述行为;承诺类言语行为中的承诺行为以及表达类言语行为中的责备行为中。之后结合面子理论及礼貌原则理论对“V+一下2”在言语行为中的礼貌功能进行分析,发现“V+一下2”主要是言语行为发出者通过主观减少对对方在动作或时间上施加量来达到礼貌的...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及意义
0.2 研究方法
0.3 语料来源
0.4 研究思路
1 研究综述及本文的理论基础
1.1 研究综述
1.1.1 语义研究
1.1.2 句法研究
1.1.2.1 动词的选用
1.1.2.2 带宾语时的语序问题
1.1.3 语用研究
1.1.4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相关研究
1.2 理论基础
1.2.1 言语行为理论
1.2.2 礼貌理论
1.2.2.1 Grice合作原则
1.2.2.2 Leech礼貌原则
1.2.2.3 Brown﹠Levinson面子观
1.3 言语行为与礼貌
2“V+一下 2”的语用功能分析
2.1 “V+一下 2”所适用的言语行为类型
2.1.1 “V+一下 2”用于指令类言语行为中
2.1.1.1 用于请求行为句
2.1.1.2 用于要求行为句
2.1.1.3 用于建议、提议行为句
2.1.2 “V+一下 2”用于断言类言语行为中
2.1.2.1 用于陈述行为句
2.1.2.2 用于提醒行为句
2.1.3 “V+一下 2”用于承诺类言语行为中
2.1.4 “V+一下 2”用于表达类言语行为中
2.1.5 “V+一下 2”用于宣告类言语行为中
2.1.6 小结
2.2 “V+一下 2”的礼貌功能分析
2.2.1 “V+一下 2”在指令类言语行为中的礼貌功能
2.2.2 “V+一下 2”在断言类言语行为中的礼貌功能
2.2.3 “V+一下 2”在承诺类言语行为中的礼貌功能
2.2.4 “V+一下 2”在表达类言语行为中的礼貌功能
2.2.5 小结
3 中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V+一下 2”语用失误考察
3.1 调查设计
3.2 调查对象
3.3 调查结果分析
3.3.1 请求言语行为语用失误
3.3.2 要求言语行为语用失误
3.3.3 建议言语行为语用失误
3.3.4 邀请言语行为语用失误
3.3.5 责备言语行为语用失误
3.3.6 调查总结
4 中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在“V+一下 2”上产生语用失误的原因及对策
4.1 中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在该结构上产生语用失误的原因
4.1.1 内在原因
4.1.1.1 汉语学习者对汉语文化适应性不强
4.1.1.2 汉语学习者忽略语境因素
4.1.2 外在原因
4.1.2.1 教师缺乏语用教学意识
4.1.2.2 中国人对汉语学习者语用失误的容忍度高
4.1.2.3.语用教学缺乏系统性
4.2 针对中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V+一下 2”的语用教学策略
4.2.1 教师教学角度
4.2.1.1 培养学生语用差异意识
4.2.1.2 教师应注意与“VV”“V一V”相近结构的对比
4.2.1.3 讲究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方法
4.2.1.4 课堂上营造接近真实的语境
4.2.1.5 教学中要有针对地指出学生的语用失误
4.2.1.6 在测试中适当补充语用测试
4.2.1.7 充分利用社会大语境
4.2.2 教材角度
4.2.2.1 准确注释
4.2.2.2 应注重语言点的复现率
4.2.2.3 搭配视频音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语用教学探索——以“请求”为例[J]. 王帅. 语言文字应用. 2016(01)
[2]现代汉语“一会(儿)”与“一下”的对比分析[J]. 任海波. 国际汉语学报. 2015(01)
[3]“VV”和“V一下”的语义及句法差异[J]. 蒋湘平. 汉语学习. 2015(04)
[4]对“V一下2”格式的语用考察[J]. 蒋湘平. 汉语学习. 2012(04)
[5]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语用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 孙德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6]“V一下”结构语义分析[J]. 路崴崴.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0(01)
[7]“一下”与礼貌原则[J]. 单宝顺,肖玲.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8]“下”的语法化历程[J]. 单宝顺,肖玲.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3)
[9]“V+一下”格式中动词的选择限制初探[J]. 高频.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2)
[10]三种格式带宾语情况的考察[J]. 李允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01)
博士论文
[1]“V一下”结构研究[D]. 路崴崴.吉林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构式“V+—下”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探究[D]. 杨柳青.陕西师范大学 2018
[2]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分析及应对策略[D]. 郝莹.黑龙江大学 2017
[3]留学生“V+一下”偏误研究[D]. 徐淼.暨南大学 2016
[4]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V一下”研究[D]. 孙越.山东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09767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及意义
0.2 研究方法
0.3 语料来源
0.4 研究思路
1 研究综述及本文的理论基础
1.1 研究综述
1.1.1 语义研究
1.1.2 句法研究
1.1.2.1 动词的选用
1.1.2.2 带宾语时的语序问题
1.1.3 语用研究
1.1.4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相关研究
1.2 理论基础
1.2.1 言语行为理论
1.2.2 礼貌理论
1.2.2.1 Grice合作原则
1.2.2.2 Leech礼貌原则
1.2.2.3 Brown﹠Levinson面子观
1.3 言语行为与礼貌
2“V+一下 2”的语用功能分析
2.1 “V+一下 2”所适用的言语行为类型
2.1.1 “V+一下 2”用于指令类言语行为中
2.1.1.1 用于请求行为句
2.1.1.2 用于要求行为句
2.1.1.3 用于建议、提议行为句
2.1.2 “V+一下 2”用于断言类言语行为中
2.1.2.1 用于陈述行为句
2.1.2.2 用于提醒行为句
2.1.3 “V+一下 2”用于承诺类言语行为中
2.1.4 “V+一下 2”用于表达类言语行为中
2.1.5 “V+一下 2”用于宣告类言语行为中
2.1.6 小结
2.2 “V+一下 2”的礼貌功能分析
2.2.1 “V+一下 2”在指令类言语行为中的礼貌功能
2.2.2 “V+一下 2”在断言类言语行为中的礼貌功能
2.2.3 “V+一下 2”在承诺类言语行为中的礼貌功能
2.2.4 “V+一下 2”在表达类言语行为中的礼貌功能
2.2.5 小结
3 中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V+一下 2”语用失误考察
3.1 调查设计
3.2 调查对象
3.3 调查结果分析
3.3.1 请求言语行为语用失误
3.3.2 要求言语行为语用失误
3.3.3 建议言语行为语用失误
3.3.4 邀请言语行为语用失误
3.3.5 责备言语行为语用失误
3.3.6 调查总结
4 中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在“V+一下 2”上产生语用失误的原因及对策
4.1 中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在该结构上产生语用失误的原因
4.1.1 内在原因
4.1.1.1 汉语学习者对汉语文化适应性不强
4.1.1.2 汉语学习者忽略语境因素
4.1.2 外在原因
4.1.2.1 教师缺乏语用教学意识
4.1.2.2 中国人对汉语学习者语用失误的容忍度高
4.1.2.3.语用教学缺乏系统性
4.2 针对中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V+一下 2”的语用教学策略
4.2.1 教师教学角度
4.2.1.1 培养学生语用差异意识
4.2.1.2 教师应注意与“VV”“V一V”相近结构的对比
4.2.1.3 讲究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方法
4.2.1.4 课堂上营造接近真实的语境
4.2.1.5 教学中要有针对地指出学生的语用失误
4.2.1.6 在测试中适当补充语用测试
4.2.1.7 充分利用社会大语境
4.2.2 教材角度
4.2.2.1 准确注释
4.2.2.2 应注重语言点的复现率
4.2.2.3 搭配视频音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语用教学探索——以“请求”为例[J]. 王帅. 语言文字应用. 2016(01)
[2]现代汉语“一会(儿)”与“一下”的对比分析[J]. 任海波. 国际汉语学报. 2015(01)
[3]“VV”和“V一下”的语义及句法差异[J]. 蒋湘平. 汉语学习. 2015(04)
[4]对“V一下2”格式的语用考察[J]. 蒋湘平. 汉语学习. 2012(04)
[5]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语用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 孙德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6]“V一下”结构语义分析[J]. 路崴崴.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0(01)
[7]“一下”与礼貌原则[J]. 单宝顺,肖玲.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8]“下”的语法化历程[J]. 单宝顺,肖玲.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3)
[9]“V+一下”格式中动词的选择限制初探[J]. 高频.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2)
[10]三种格式带宾语情况的考察[J]. 李允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01)
博士论文
[1]“V一下”结构研究[D]. 路崴崴.吉林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构式“V+—下”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探究[D]. 杨柳青.陕西师范大学 2018
[2]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分析及应对策略[D]. 郝莹.黑龙江大学 2017
[3]留学生“V+一下”偏误研究[D]. 徐淼.暨南大学 2016
[4]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V一下”研究[D]. 孙越.山东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09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009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