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当代歌词话语的对话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7 15:16
  当代中国歌词正处于高潮期,随着流行歌曲数量的增多,歌词的影响也在日益扩大。歌词作为一种音乐载体,不仅存在书面形式,也存在口语形式,但目前的歌词研究,要么局限于文学、文化、心理等领域,要么多沿用通常普遍的书面文本的研究范式,严重忽视了歌词的口语特质,缺乏对歌词全面的研究。本文试图从话语视角对歌词语言进行初步探究。我们将紧扣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在歌词话语分析中引入对话、主体等概念,来对歌词话语进行话语和语篇方面的全面分析和研究。由于诗歌体裁与歌词体裁最为相似,二者同源异流,本文将歌词视为一种独立的语体来与诗歌进行对比,来提炼歌词话语的主要话语特征。另外,鉴于目前语言学界对歌词的研究多散见于传统的语法、翻译、修辞等传统定性研究范畴中,本文采用基于语料库的方法,以大量真实数据为支持,着眼于诗歌与歌词的一些语言特点的异同,挖掘歌词语言的话语特征。本研究利用网络资源,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搜集八十年代至今的流行歌曲和现代诗歌作品共50万字左右(歌词和诗歌语料各25万字左右),构成了一个生语料库。并采用语料库分析软件对诗歌和歌词两个子语料库在基于语料的总体统计特征进行计算机的自动与互动对比研究。通过数据...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歌词研究的现状分析
        1.1.1 国内歌词研究现状
        1.1.2 国外歌词研究现状
    1.2 目前歌词研究的不足与研究歌词的意义
第二章 歌词的渊源
    2.1 古代的歌词
    2.2 现当代歌词
第三章 歌词话语的主体间性研究
    3.1 歌词研究的话语视角
    3.2 本研究使用的语料说明
    3.3 歌词话语的主体间性研究
        3.3.1 主体间性
        3.3.2 歌词话语的主体间性
    3.4 歌词话语的主体
        3.4.1 强势主体与弱势主体
        3.4.2 歌词话语中的主体群
        3.4.3 歌词话语的召唤语境
第四章 歌词话语的对话性研究
    4.1 话语的对话性
    4.2 歌词话语的对话性特征
        4.2.1 从疑问词的使用看歌词的对话性特征
        4.2.2 从修辞疑问句的使用看歌词的对话性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尚存的局限与不足
    5.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制造信息差与无疑而问——修辞性疑问的分析框架之一[J]. 刘大为.  修辞学习. 2008(06)
[2]《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类目更新途径之探讨[J]. 孔晨妍,侯汉清.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7(01)
[3]“话语转向”时代的语篇分析[J]. 苗兴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
[4]基于概念空间的信息检索方法[J]. 朱连花.  情报科学. 2004(04)
[5]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现代意义[J]. 李衍柱.  文史哲. 2001(02)
[6]反问句的话语制约因素[J]. 胡孝斌.  世界汉语教学. 1999(01)
[7]疑问句探询功能的迁移[J]. 徐盛桓.  中国语文. 1999(01)
[8]反问句的交际作用[J]. 刘松江.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3(02)



本文编号:30381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0381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4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