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日汉对比的日本留学生“被”字句习得研究与教学建议
发布时间:2021-03-14 06:26
“被”字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已有的大量研究表明,日本学生在习得“被”字句过程中,表现出了独特性,由于母语的负迁移,会出现不同于别国学生的偏误。本文第一章是对先行研究的梳理。第二章参考前人对日语被动句和可以进入日语被动句的动词的分类,从日语的角度出发对比日语被动句和汉语“被”字句,找出日语被动句和汉语“被”字句的对应和不对应的部分。第三章针对每一对比项设计问题,制成问卷,发放给各层级。然后统计各层级各对比项的正确率,研究“被”字句的掌握情况。从调查结果中可以得出各层级对谓语动词为作用动词和思考动词的汉语“被”字句掌握得较好,以及谓语动词为授予动词等的汉语“被”字句各层级都掌握得不好。第四章主要是针对存在问题的汉语表达提出教学建议让学生扎实掌握汉语“被”字句。最后第五章本文得出六点面向日本学生进行汉语“被”字句教学时需要强调的重点。
【文章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日语被动句本体研究概况
1.3.2 汉语“被”字句研究概况
1.3.3 日汉被动句对比研究概况
1.3.4 对日“被”字句教学研究概况
1.4 本文研究对象及用词说明
1.5 研究方法
1.6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日语被动句与汉语“被”字句比较分析
2.1 日语直接被动句与汉语“被”字句的比较分析
2.1.1 [人+人]类
2.1.2 [人+物]类
2.1.3 [物+物]类
2.1.4 [物+人]类
2.1.5 [物+φ]类
2.2 日语物主被动句与汉语“被”字句比较分析
2.2.1 一般情况的分析
2.2.2 特殊情况的分析
2.3 日语间接被动句与汉语“被”字句比较分析
2.3.1 [人+人]类
2.3.2 [人+物]类
2.4 小结
第三章 调查问卷及结果分析
3.1 调查情况说明
3.1.1 调查对象及基本情况
3.1.2 调查重点
3.1.3 调查问卷说明
3.2 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3.2.1 影响因素主要为是否含有遭受义
3.2.2 影响因素主要为谓语动词的意义
3.2.3 影响因素主要为施事者的性质
3.2.4 影响因素为施事者的人称
3.2.5 影响因素为施事者和受事者的关系
3.2.6 其他影响因素
3.3 调查结果总结
3.3.1 日本学生掌握较好的汉语表达
3.3.2 日本学生存在问题的汉语表达汇总
第四章 “被”字句及相关汉语表达的教学建议
4.1 影响因素为是否含有遭受义
4.2 影响因素为谓语动词的意义
4.3 影响因素为施事者的性质
4.4 影响因素为施事者的人称
4.5 影响因素为施事与受事的关系
4.6 影响因素为其他
第五章 、结论
用例出处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大纲中的被动句语法条目
附录二 :上海外国语大学进修生教材中“被”字句汇总
附录三 :第三章各日语被动句类型所对应的题号
附录四 :调查问卷
本文编号:3081653
【文章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日语被动句本体研究概况
1.3.2 汉语“被”字句研究概况
1.3.3 日汉被动句对比研究概况
1.3.4 对日“被”字句教学研究概况
1.4 本文研究对象及用词说明
1.5 研究方法
1.6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日语被动句与汉语“被”字句比较分析
2.1 日语直接被动句与汉语“被”字句的比较分析
2.1.1 [人+人]类
2.1.2 [人+物]类
2.1.3 [物+物]类
2.1.4 [物+人]类
2.1.5 [物+φ]类
2.2 日语物主被动句与汉语“被”字句比较分析
2.2.1 一般情况的分析
2.2.2 特殊情况的分析
2.3 日语间接被动句与汉语“被”字句比较分析
2.3.1 [人+人]类
2.3.2 [人+物]类
2.4 小结
第三章 调查问卷及结果分析
3.1 调查情况说明
3.1.1 调查对象及基本情况
3.1.2 调查重点
3.1.3 调查问卷说明
3.2 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3.2.1 影响因素主要为是否含有遭受义
3.2.2 影响因素主要为谓语动词的意义
3.2.3 影响因素主要为施事者的性质
3.2.4 影响因素为施事者的人称
3.2.5 影响因素为施事者和受事者的关系
3.2.6 其他影响因素
3.3 调查结果总结
3.3.1 日本学生掌握较好的汉语表达
3.3.2 日本学生存在问题的汉语表达汇总
第四章 “被”字句及相关汉语表达的教学建议
4.1 影响因素为是否含有遭受义
4.2 影响因素为谓语动词的意义
4.3 影响因素为施事者的性质
4.4 影响因素为施事者的人称
4.5 影响因素为施事与受事的关系
4.6 影响因素为其他
第五章 、结论
用例出处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大纲中的被动句语法条目
附录二 :上海外国语大学进修生教材中“被”字句汇总
附录三 :第三章各日语被动句类型所对应的题号
附录四 :调查问卷
本文编号:30816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081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