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捉”的介词化时期、路径及其消失

发布时间:2021-03-28 02:38
  "捉"介词用法于南北朝成熟,宋代后消失。"捉"介词化有两条路径:V:握持义>pre.工具义>处置义;V:捕捉义>pre.处置义。介词"捉"的消失有两个动因:(1)"捉"的动词功能未消失,且在与介词功能的竞争中占优势;(2)介词"捉"在与同义介词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文章来源】:语言研究. 2020,4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南北朝时期“捉”字的介词化
    (一)“捉”字介词化的基础
    (二)“捉”字介词化的实现
二“捉”的介词化路径
    (一)捕捉义
pre.处置义">    (二)V捕捉义>pre.处置义
三介词“捉”的消失动因
    (一)与动词功能竞争
    (二)介词系统内部成员的竞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汉语处置介词语法化的几个问题[J]. 郭浩瑜,杨荣祥.  古汉语研究. 2017(02)
[2]动词介词化的句法语义机制[J]. 何洪峰.  语文研究. 2014(01)
[3]近代汉语“流星”介词[J]. 何洪峰.  语言研究. 2013(04)
[4]汉语限域性介词[J]. 何洪峰.  语言研究. 2012(04)
[5]南通话中的“捉”[J]. 徐宇红.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6]“捉”的语法化演变历程[J]. 徐宇红.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7]汉语语法化演变的几个类型学特征[J]. 吴福祥.  中国语文. 2005(06)
[8]论明代吴方言的介词“捉”[J]. 蒋冀骋.  古汉语研究. 2003(03)
[9]再论处置式的来源[J]. 吴福祥.  语言研究. 2003(03)



本文编号:3104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104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f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