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哈萨克斯坦留学生习得汉语双字调的语音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8 20:56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且汉语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汉语有四种声调类型,还有轻声。不同声调类型相互组合会产生语流音变的现象。因此,对于来自非声调语言国家的汉语学习者来说,汉语声调的学习是重点也是难点。来自中亚地区国家的汉语学习者普遍有俄语的语言背景,而俄语是非声调语言。针对中亚地区汉语语音教学的研究发现,中亚地区汉语学习者往往容易掌握汉语单音节声调的发音,但当单音节进入双音节或多音节,甚至是语流中时,学生往往会出现很多声调上的偏误。本研究以汉语的双音节声调组合为考察点,以22位有俄语背景的初级汉语水平的哈萨克斯坦留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实验语音学为基础,借助语音实验软件Praat分析实验对象的录音语料,从实验对象的汉语双字调调型和调域两个方面,探究了实验对象的声调偏误,并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偏误成因,为来自中亚地区留学生汉语声调的教学和操练提出了建议。本文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选题缘由、国内外研究综述、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和目标,以及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章介绍了本研究的实验设计,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对象、实验过程和实验语料。第三章从汉语双字调的16种声调组合情况出发,...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Praat操作窗口
图 2-2 Praat 操作窗口在实际的录音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录音环境中突然出现人的吵闹声,进声音等,好在并未影响录音效果。此外,有些学生声音太小,录音不符合要求,只新录第二遍。有些学生面对陌生的老师(笔者请了另一位老师帮忙录音),情绪特
图 3-1 “阴+阴”前字基频曲线图(哈 vs 中)图 3-1 的基频曲线显示,初级哈萨克斯坦留学生的“阴+阴”双音节声调组合中前字的音高值围绕 206 赫兹上下起伏,起伏范围约在 200—210 赫兹之间,调型总体呈现平稳图 3-2 “阴+阴”后字基频曲线图(哈 vs 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俄语背景者汉语声调习得偏误的实验研究[J]. 高玉娟,李宝贵.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8(05)
[2]坦桑尼亚初级汉语学习者双字调感知研究[J]. 徐丽华,胡伟杰,郑园园. 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 2017(00)
[3]中亚及俄罗斯留学生汉语语音习得偏误研究综述[J]. 张娟,杨新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7)
[4]哈萨克斯坦留学生汉语单字声调习得实验对比分析[J]. 郭燕霞.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6(04)
[5]汉语哈萨克语音位系统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J]. 刘双双.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5(03)
[6]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研究[J]. 徐瑾.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03)
[7]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J]. 鲁健骥.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4(03)
硕士论文
[1]初中级蒙古国留学生汉语声调学习的实验研究及教学建议[D]. 李悦.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
[2]哈萨克斯坦留学生汉语一级元音习得声学分析[D]. 赵中兴.伊犁师范学院 2017
[3]哈萨克斯坦学生语音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D]. 高洁.华中师范大学 2017
[4]韩国学生汉语声调习得的实验研究[D]. 刘涓.天津师范大学 2017
[5]菲律宾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实验研究[D]. 肖玉飞.暨南大学 2016
[6]初级阶段东干留学生双字调发音实验研究[D]. 霍亚玲.西北师范大学 2016
[7]东干留学生习得汉语单字调与双字调的实验研究[D]. 徐超.西北师范大学 2016
[8]俄罗斯留学生汉语连读变调的实验语音学分析[D]. 曲珊珊.黑龙江大学 2016
[9]德语为母语的初级学习者汉语双音节声调习得实验研究[D]. 滕悦.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4
[10]马来西亚学生习得汉语单字调与双字调的实验研究[D]. 周天龙.天津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06227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Praat操作窗口
图 2-2 Praat 操作窗口在实际的录音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录音环境中突然出现人的吵闹声,进声音等,好在并未影响录音效果。此外,有些学生声音太小,录音不符合要求,只新录第二遍。有些学生面对陌生的老师(笔者请了另一位老师帮忙录音),情绪特
图 3-1 “阴+阴”前字基频曲线图(哈 vs 中)图 3-1 的基频曲线显示,初级哈萨克斯坦留学生的“阴+阴”双音节声调组合中前字的音高值围绕 206 赫兹上下起伏,起伏范围约在 200—210 赫兹之间,调型总体呈现平稳图 3-2 “阴+阴”后字基频曲线图(哈 vs 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俄语背景者汉语声调习得偏误的实验研究[J]. 高玉娟,李宝贵.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8(05)
[2]坦桑尼亚初级汉语学习者双字调感知研究[J]. 徐丽华,胡伟杰,郑园园. 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 2017(00)
[3]中亚及俄罗斯留学生汉语语音习得偏误研究综述[J]. 张娟,杨新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7)
[4]哈萨克斯坦留学生汉语单字声调习得实验对比分析[J]. 郭燕霞.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6(04)
[5]汉语哈萨克语音位系统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J]. 刘双双.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5(03)
[6]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研究[J]. 徐瑾.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03)
[7]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J]. 鲁健骥.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4(03)
硕士论文
[1]初中级蒙古国留学生汉语声调学习的实验研究及教学建议[D]. 李悦.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
[2]哈萨克斯坦留学生汉语一级元音习得声学分析[D]. 赵中兴.伊犁师范学院 2017
[3]哈萨克斯坦学生语音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D]. 高洁.华中师范大学 2017
[4]韩国学生汉语声调习得的实验研究[D]. 刘涓.天津师范大学 2017
[5]菲律宾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实验研究[D]. 肖玉飞.暨南大学 2016
[6]初级阶段东干留学生双字调发音实验研究[D]. 霍亚玲.西北师范大学 2016
[7]东干留学生习得汉语单字调与双字调的实验研究[D]. 徐超.西北师范大学 2016
[8]俄罗斯留学生汉语连读变调的实验语音学分析[D]. 曲珊珊.黑龙江大学 2016
[9]德语为母语的初级学习者汉语双音节声调习得实验研究[D]. 滕悦.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4
[10]马来西亚学生习得汉语单字调与双字调的实验研究[D]. 周天龙.天津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062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106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