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将X”放置类格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9 11:23
“把/将X”放置类格式在现代汉语中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它是“把X置于Y”、“把X放在Y”一类格式的总称。具体而言,“把X置于Y”、“把X放在Y”是放置类格式的典型形式,其他形式还有“将X放入/进/到/在Y”、“把X放入/进/到/在Y”等。本文将对“把X置于Y”结构和“把X放在Y”结构展开横向的对比研究,对“把X置于Y”结构和“把X放在Y”结构进行纵向的对比研究,还对“将X”放置类格式进行研究,以期在比较中加深对“把/将X”放置类格式的了解。本文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选题的由来、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介绍了本文的语料来源和相关符号。第一章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对放置类格式“把X置于Y”的内部构成、语义特征、语用功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以求刻画出其真实情况。第二章对“把X放在Y”格式进行分析研究,“把X放在Y”构成的是状中结构,其搭配对象“X”分为单词型、短语型两类,“Y”多数为方位短语,在隐喻机制的作用下,“X”和“Y”的语义都经历了从具体变抽象的过程。第三章中,对“将X”放置类格式进行考察,并与“把X”放置类格式进行异同关系比较。“将X”放置类格式总体虚化程度...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零绪论
0.1 选题由来
0.2 研究现状
0.2.1 “把X置于Y”的相关研究
0.2.2 “把X放在Y”的相关研究
0.2.3 “把X”类格式的相关研究
0.2.4 “把”字句的相关研究
0.2.5 “将”字句的相关研究
0.3 主要内容与可能的创新突破
0.3.1 主要内容
0.3.2 本文可能的创新突破
0.4 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0.4.1 研究方法
0.4.2 语料来源
第一章 放置类格式“把X置于Y”的性质与功用
1.1 性质类别与语义特征
1.1.1 “X”的性质与类别
1.1.2 “Y”的性质与类别
1.1.3 “X”与“Y”的语义特征
1.2 格式分布与共现配合
1.2.1 格式的基本分布
1.2.2 连用共现与配合方式
1.3 格式义及其语用效果
1.3.1 语义类型
1.3.2 语用效果
1.4 格式“把X置于Y”与格式“置X于Y”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放置类格式“把X放在Y”的性质与功用
2.1 “X”、“Y”的性质特点与格式的句法特点
2.1.1 “X”、“Y”的性质类别与语义特征
2.1.2 格式的句法特点
2.2 格式的语义内涵与语用效果
2.2.1 语义内涵
2.2.2 语用效果
2.3 “把X放在Y”与“把X放到Y”比较
2.4 “在”的脱落及其功用差异
2.4.1 句法差异
2.4.2 语义差异
2.4.3 语用差异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放置类格式“将X置于/放在Y”的性质与功用
3.1 格式的结构与分布
3.1.1 “X”、“Y”的性质类别
3.1.2 基本分布
3.1.3 连用共现与配合方式
3.2 格式的语义表达与表达效果
3.2.1 “X”与“Y”的语义特征
3.2.2 格式表达效果
3.3 “将X”与“把X”放置类格式异同与关系比较
3.3.1 句法差异
3.3.2 语义差异
3.3.3 语用差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格式“把X置于Y”与“把X放在Y”的异同与关系
4.1 结构与分布的比较异同
4.1.1 “X”、“Y”的性质类别
4.1.2 句法结构
4.1.3 基本分布
4.1.4 连用共现与配合方式
4.2 语义表达的比较异同
4.2.1 “X”与“Y”的语义特征
4.2.2 格式表达效果
4.3 演化成因的比较异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把/将X”放置类格式的演化过程以及机制与动因
5.1 “把X置于Y”的格式化过程
5.1.1 要素的源起
5.1.2 格式化过程
5.2 “把X放在Y”的格式化过程
5.2.1 要素的源起
5.2.2 格式化过程
5.3 “将X”放置类格式的格式化过程
5.3.1 “将”字句的源起
5.3.2 格式的源起
5.3.3 格式化过程
5.4 格式的机制与动因
5.4.1 演化机制
5.4.2 演化动因
5.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心理距离的角度看处置义“将/把”字句的差异[J]. 郭星星. 汉字文化. 2017(16)
[2]“将”字处置式的构式语法化[J]. 王坤. 宜宾学院学报. 2017(01)
[3]近代汉语“把/将”字句的竞争及成因[J]. 朱玉宾.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4]基于语料库统计的放置义动词语义角色的配位方式——以动词“放”为例[J]. 丁加勇,张慧. 海外华文教育. 2016(03)
[5]“放置”类构式及相关动词的历史演变[J]. 贾燕子,陈练军. 古汉语研究. 2016(02)
[6]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J]. 李劲荣. 当代修辞学. 2014(03)
[7]“招聘”和“求职”:构式压制中双向互动的合力机制[J]. 施春宏. 当代修辞学. 2014(02)
[8]“把”字句与“将”字句差异的多角度考察与分析[J]. 吴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9]句法层面的语序与句子层面的语序——兼论一价谓词带宾语与副词状语表程度[J]. 张谊生. 语言研究. 2013(03)
[10]两岸四地“将”字句及其使用情况考察[J]. 刁晏斌.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05)
博士论文
[1]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 李青.吉林大学 2011
[2]“把”字句的认知研究[D]. 席留生.河南大学 2008
[3]现代汉语中的致使句式[D]. 熊仲儒.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汉语“集/融”类构式的特点、功能及成因研究[D]. 金梦柃.上海师范大学 2017
[2]动词“放”的语义角色分析[D]. 张慧.湖南师范大学 2011
[3]“于”及其“V/A于X”的发展与演化[D]. 谢雯瑾.上海师范大学 2008
[4]论现代汉语介词的隐现[D]. 袁静.华中科技大学 2007
[5]说“将”[D]. 曾真.华中科技大学 2006
[6]“X于”结构的多角度考察[D]. 龚娜.湖南师范大学 2006
[7]“(在+)X+上”结构研究[D]. 李正花.上海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107465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零绪论
0.1 选题由来
0.2 研究现状
0.2.1 “把X置于Y”的相关研究
0.2.2 “把X放在Y”的相关研究
0.2.3 “把X”类格式的相关研究
0.2.4 “把”字句的相关研究
0.2.5 “将”字句的相关研究
0.3 主要内容与可能的创新突破
0.3.1 主要内容
0.3.2 本文可能的创新突破
0.4 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0.4.1 研究方法
0.4.2 语料来源
第一章 放置类格式“把X置于Y”的性质与功用
1.1 性质类别与语义特征
1.1.1 “X”的性质与类别
1.1.2 “Y”的性质与类别
1.1.3 “X”与“Y”的语义特征
1.2 格式分布与共现配合
1.2.1 格式的基本分布
1.2.2 连用共现与配合方式
1.3 格式义及其语用效果
1.3.1 语义类型
1.3.2 语用效果
1.4 格式“把X置于Y”与格式“置X于Y”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放置类格式“把X放在Y”的性质与功用
2.1 “X”、“Y”的性质特点与格式的句法特点
2.1.1 “X”、“Y”的性质类别与语义特征
2.1.2 格式的句法特点
2.2 格式的语义内涵与语用效果
2.2.1 语义内涵
2.2.2 语用效果
2.3 “把X放在Y”与“把X放到Y”比较
2.4 “在”的脱落及其功用差异
2.4.1 句法差异
2.4.2 语义差异
2.4.3 语用差异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放置类格式“将X置于/放在Y”的性质与功用
3.1 格式的结构与分布
3.1.1 “X”、“Y”的性质类别
3.1.2 基本分布
3.1.3 连用共现与配合方式
3.2 格式的语义表达与表达效果
3.2.1 “X”与“Y”的语义特征
3.2.2 格式表达效果
3.3 “将X”与“把X”放置类格式异同与关系比较
3.3.1 句法差异
3.3.2 语义差异
3.3.3 语用差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格式“把X置于Y”与“把X放在Y”的异同与关系
4.1 结构与分布的比较异同
4.1.1 “X”、“Y”的性质类别
4.1.2 句法结构
4.1.3 基本分布
4.1.4 连用共现与配合方式
4.2 语义表达的比较异同
4.2.1 “X”与“Y”的语义特征
4.2.2 格式表达效果
4.3 演化成因的比较异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把/将X”放置类格式的演化过程以及机制与动因
5.1 “把X置于Y”的格式化过程
5.1.1 要素的源起
5.1.2 格式化过程
5.2 “把X放在Y”的格式化过程
5.2.1 要素的源起
5.2.2 格式化过程
5.3 “将X”放置类格式的格式化过程
5.3.1 “将”字句的源起
5.3.2 格式的源起
5.3.3 格式化过程
5.4 格式的机制与动因
5.4.1 演化机制
5.4.2 演化动因
5.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心理距离的角度看处置义“将/把”字句的差异[J]. 郭星星. 汉字文化. 2017(16)
[2]“将”字处置式的构式语法化[J]. 王坤. 宜宾学院学报. 2017(01)
[3]近代汉语“把/将”字句的竞争及成因[J]. 朱玉宾.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4]基于语料库统计的放置义动词语义角色的配位方式——以动词“放”为例[J]. 丁加勇,张慧. 海外华文教育. 2016(03)
[5]“放置”类构式及相关动词的历史演变[J]. 贾燕子,陈练军. 古汉语研究. 2016(02)
[6]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J]. 李劲荣. 当代修辞学. 2014(03)
[7]“招聘”和“求职”:构式压制中双向互动的合力机制[J]. 施春宏. 当代修辞学. 2014(02)
[8]“把”字句与“将”字句差异的多角度考察与分析[J]. 吴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9]句法层面的语序与句子层面的语序——兼论一价谓词带宾语与副词状语表程度[J]. 张谊生. 语言研究. 2013(03)
[10]两岸四地“将”字句及其使用情况考察[J]. 刁晏斌.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05)
博士论文
[1]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 李青.吉林大学 2011
[2]“把”字句的认知研究[D]. 席留生.河南大学 2008
[3]现代汉语中的致使句式[D]. 熊仲儒.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汉语“集/融”类构式的特点、功能及成因研究[D]. 金梦柃.上海师范大学 2017
[2]动词“放”的语义角色分析[D]. 张慧.湖南师范大学 2011
[3]“于”及其“V/A于X”的发展与演化[D]. 谢雯瑾.上海师范大学 2008
[4]论现代汉语介词的隐现[D]. 袁静.华中科技大学 2007
[5]说“将”[D]. 曾真.华中科技大学 2006
[6]“X于”结构的多角度考察[D]. 龚娜.湖南师范大学 2006
[7]“(在+)X+上”结构研究[D]. 李正花.上海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1074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107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