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程范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9 13:36
长期以来,我国“作文教学”领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与危机。这不仅表现在课程、教材、教学等各个层面,也表现在从学术界到一线教师的写作知识中。纵观当前我国中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着的内容玄虚、教法陈旧、评价笼统以及写作教学的“不作为”现象。从实质上看,都与写作知识的陈旧僵化以及写作知识生产的滞后有关。从中外写作课程发展轨迹看,大致经历着三种“范式转换”:即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的传统的“文章写作”,到七十年代开始的“过程写作”,再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始酝酿发展着的“交际语境写作”。这三种写作课程范式,都引起了当时写作课程与教学的重大变革。可惜的是,我国的写作课程与教学状况,仍停留在“文章写作”阶段。本研究将以“写作课程范式”为线索,具体梳理、论证和重构三种主要范式下,人类对于写作的认识以及它们各自的知识要素、理论依据、课程内容、教学策略的变化,并试图构建一种基于整合思路的写作课程内容新框架。本研究共有三个部分六章内容,按照“导论-分论-结论”的思路展开。第一章“写作课程范式导论”。从我国当前的作文教学困境说起,循着“作文教学—写作课程—课程内容—写作知识”思路,一步步探源归因于:“写作课程知识的陈旧...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6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与一线教师们进行教研活动的剪影
图3一2思维过程和写作过程的互动关系图写作从本质上讲,就是作者针对某个话题进行思维的过程,是他观察、、联想、推理、概括、综合、评价的过程。写作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学力的成长。写作和思维是一个互惠互动互益共生的过程。(三)思维作为写作课程内容目前各国都把写作思维训练作为学校教育的最重要内容予以高度重视
2.4起草:在纸上写下来(写草稿)2.5修改:再检查你的观点(修改草稿)2.6修改:形成段落(运用好的段落)2.7修改:让句子流畅,使得段落流畅2.8编辑或校对:检查细节,编辑草稿、2.9出版和呈现:分享你的作品整个教材内容是结合着例文并一步步教学生学会自己按照一步骤进行操练,整个单元可能需要数周的时间,每个环节的训练有学实践训练环节。过程写作的阶段和步骤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语文课程研究的范式转型——从学科性质到课程理解再到课程开发[J]. 荣维东. 语文建设. 2009(12)
[2]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及其面临的问题[J]. 王荣生. 语文学习. 2009(09)
[3]关于“写作”和“写作教学”问题[J]. 李海林,荣维东. 中学语文教学. 2009(09)
[4]关于“作文”或“写作”的正名[J]. 李海林,荣维东. 中学语文教学. 2009(08)
[5]新课标的公布及对语文教学的影响[J]. 倪文锦. 中学语文教学. 2009(07)
[6]语文教学的去知识化和技能化倾向——六十年语文教育最大的失[J]. 倪文锦. 语文建设. 2009(Z1)
[7]从技能训练到策略教学的发展趋势[J]. 倪文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09(06)
[8]“理性反思、科学实践”:语文课改走在路上——近五年来语文课程研究热点综述与趋势分析[J]. 荣维东,于龙. 课程.教材.教法. 2009(06)
[9]美国2011年NAEP写作试题编制研究[J]. 魏小娜.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9(05)
[10]国外作文教学实验结果综述[J]. 荣维东,朱建军. 语文建设. 2009(05)
博士论文
[1]语文科真实写作教学研究[D]. 魏小娜.西南大学 2009
[2]知识分类学习论和教学论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何更生.华东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107635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6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与一线教师们进行教研活动的剪影
图3一2思维过程和写作过程的互动关系图写作从本质上讲,就是作者针对某个话题进行思维的过程,是他观察、、联想、推理、概括、综合、评价的过程。写作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学力的成长。写作和思维是一个互惠互动互益共生的过程。(三)思维作为写作课程内容目前各国都把写作思维训练作为学校教育的最重要内容予以高度重视
2.4起草:在纸上写下来(写草稿)2.5修改:再检查你的观点(修改草稿)2.6修改:形成段落(运用好的段落)2.7修改:让句子流畅,使得段落流畅2.8编辑或校对:检查细节,编辑草稿、2.9出版和呈现:分享你的作品整个教材内容是结合着例文并一步步教学生学会自己按照一步骤进行操练,整个单元可能需要数周的时间,每个环节的训练有学实践训练环节。过程写作的阶段和步骤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语文课程研究的范式转型——从学科性质到课程理解再到课程开发[J]. 荣维东. 语文建设. 2009(12)
[2]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及其面临的问题[J]. 王荣生. 语文学习. 2009(09)
[3]关于“写作”和“写作教学”问题[J]. 李海林,荣维东. 中学语文教学. 2009(09)
[4]关于“作文”或“写作”的正名[J]. 李海林,荣维东. 中学语文教学. 2009(08)
[5]新课标的公布及对语文教学的影响[J]. 倪文锦. 中学语文教学. 2009(07)
[6]语文教学的去知识化和技能化倾向——六十年语文教育最大的失[J]. 倪文锦. 语文建设. 2009(Z1)
[7]从技能训练到策略教学的发展趋势[J]. 倪文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09(06)
[8]“理性反思、科学实践”:语文课改走在路上——近五年来语文课程研究热点综述与趋势分析[J]. 荣维东,于龙. 课程.教材.教法. 2009(06)
[9]美国2011年NAEP写作试题编制研究[J]. 魏小娜.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9(05)
[10]国外作文教学实验结果综述[J]. 荣维东,朱建军. 语文建设. 2009(05)
博士论文
[1]语文科真实写作教学研究[D]. 魏小娜.西南大学 2009
[2]知识分类学习论和教学论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何更生.华东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1076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107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