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通泰方言和北部吴语音韵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30 03:01
  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江淮官话与吴语的过渡语言——通泰方言。通泰方言主要分布在江苏中部,南通、如东、如皋、泰兴、海安、东台、大丰、兴化、姜堰、泰州地区,语音与普通话相距甚远。北部吴语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南部、上海全市和浙江省北部,因位于吴语方言区的北部,又叫吴语太湖片、太湖吴语,是吴语中最大的一个方言片。从地域分布上来看,通泰方言和北部吴语大致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南基本归入北部吴语,长江以北纳入通泰方言。但方言分区不能仅从地理上做出绝对的区分,江淮官话通泰片作为与北部吴语接触最深的官话,其音韵和词汇特征与吴语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很难确定两种方言的同言线。且根据历史资料记载,通泰地区原属吴国,由于北方移民的侵入,致使吴语南移,进而影响了现在通泰地区的语言性质,但究其方言底层仍可发现许多吴语特征。本文基于通泰方言这种特殊的吴语底层性质,将通泰方言和北部吴语共十二个方言点作为具体研究对象,从跨方言比较的角度出发,以中古音为参照点,以近代音为演变点,采用共时描写和历时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对通泰方言和北部吴语的语音类型、语音演变特点及其规律进行描写、比较与分析,寻找两者之间的个性与共性特征,从而总结作为江淮官...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通泰方言的地理位置与概况
    第二节 北部吴语的地理位置与概况
    第三节 通泰方言与北部吴语研究现状
    第四节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第五节 论文材料来源及体例说明
第二章 从共时比较看通泰方言与北部吴语的语音差异
    第一节 全浊声母清化不论平仄一律送气
    第二节 全浊上声归阴平次浊上声归上声
    第三节 阳去归阴平
    第四节 阳入调值高于阴入调值
    小结
第三章 从历时角度看通泰方言与北部吴语的共同特征——共同保留
    第一节 古疑母字[?]的共同保留
    第二节 见开二等字未腭化
    第三节 尤韵唇音字(轻唇字)归入模韵
    第四节 入声曷韵字锐钝分韵,分别与黠鎋韵、末韵相混
    第五节 去声分阴阳
    第六节 入声分阴阳
    小结
第四章 从历时角度看通泰方言和北部吴语的共同特征——共同演变
    第一节 共同的自源演变
        一 微母擦化为[v]
        二 复韵母单元音化
        三 入声塞音韵尾[-p][-t][-k]演变成喉塞尾[-?]
        四 入声合韵盍韵曷韵锐钝分韵且合流
        五 侯韵帮组字与歌韵相混
    第二节 共同的他源演变
        一 见系二等分文白读
        二 曾梗摄开口一二等唇音字圆唇化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通泰方言个性特征隐含的通泰、客、赣同源说
    第二节 通泰方言与北部吴语的共性特征透露的吴语底层性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通泰方言、北部吴语和江淮官话洪巢片音系举例
附录B 南莫话音系
附录C 南莫话与苏州话中古音对比
致谢



本文编号:3168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168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b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