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歇后语的体认性——基于体认语言学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04-30 08:40
  为弥补认知语言学之不足,我们尝试将其修补为"体认语言学",且提出了该学科的核心原则"现实(体)—认知(认)—语言"。本文据此简析了汉语中歇后语的体认性成因,认为其前项主要是基于生活经验(体)来预设;后项是对前项进行超常逻辑推理(认)得出的正题。它不仅是一种修辞策略,更是汉民族观察和理解世界的一种体认方式,实现了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揭示了从"体"到"认"的升华。基于认知语言学所建立的"认知修辞学"也可据此顺理成章地修补为"体认修辞学"。 

【文章来源】:当代修辞学.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从认知语言学到体认语言学
三、歇后语的体认性
    1.概述
    2.歇后语的体认性
    3.体认的多元性
    4.体认的反差性
    5.体认的隐转喻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英歇后语的对比[J]. 张雪辰.  文教资料. 2018(24)
[2]《红楼梦》中歇后语的语言艺术[J]. 肖永凤.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8(02)
[3]《红楼梦》歇后语体式的篇章功能解析[J]. 马春华.  红楼梦学刊. 2017(05)
[4]命名转喻观——以石钟山命名为例[J]. 王天翼,王寅.  外语教学. 2017(04)
[5]歇后语的结构与功能再探[J]. 束定芳.  当代修辞学. 2017(02)
[6]世界语言文化中“词汇化的能产的超微型喜剧系统”——汉语歇后语价值的重新分析[J]. 陈佳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7]后现代哲学视野下的体认语言学[J]. 王寅.  外国语文. 2014(06)
[8]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认知修辞学”——从认知语言学与修辞学的兼容、互补看认知修辞学的可行性[J]. 王寅.  当代修辞学. 2010(01)
[9]《红楼梦》中的歇后语研究[J]. 喻志钦.  语文学刊. 2009(14)
[10]关联理论的认知修辞学说(下)[J]. 蒋严.  修辞学习. 2008(04)



本文编号:31691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1691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7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