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目的语环境下汉语课堂教学中的习得问题
发布时间:2021-06-14 02:36
本文对目的语环境下汉语课堂教学中的习得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阐释和实践上的探讨,对第二语言习得的传统认识提出质疑。本文认为,学习和习得应该是密切结合相互补充的。成人的第二语言获得既不同于儿童的第一语言获得,也不同于成人的外语获得。本文努力尝试为第二语言习得重新定义,认为:第二语言习得基本上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是以提高成年人第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以应用和交际性的训练为主体;既重视语言功能的训练,也重视语言结构的掌握;在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下,以科学的大纲和真实有效的教材为学习内容,有计划、有系统、有意识地获得第二语言的方法和过程。本文的理论探讨对目的语环境中的汉语习得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大语料输入,充分利用一切教学手段营造汉语习得环境;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和成就动机;努力探索有利于学生习得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尽力实现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习得化;加强课堂教学的习得因素,并不是忽视正规的学得,在不同层级对习得和学得要合理利用,各有侧重,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第二语言的交际能力。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对习得与学习的传统认识
1.1.1 习得与学习的传统定义
1.1.2 对习得与学习认识的模糊性
1.2 习得与学得的关系
1.2.1 习得与学得是语言获得的两种方式
1.2.2 习得与学得是难分彼此相互交叉的关系
1.3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的必要性
1.3.1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发展
1.3.2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与提高对外汉语的教学效果
第二章 国内外学者对第二语言习得与学得理论的认识和实践
2.1 国外教学法流派对第二语言习得与学得的实践及对我们的启发
2.1.1 过分注重自觉学得的第二语言教学法
2.1.2 过分注重自然习得的第二语言教学法
2.1.3 侧重于自然习得的第二语言教学法
2.1.4 侧重于自觉学得的第二语言教学法
2.2 国外语言教育家对第二语言习得与学得的认识及对我们的启发
2.2.1 克拉申的"习得——学习"假说
2.2.2 斯登的"两个主要是"学说
2.2.3 吴伟克的"两个上下倒置、部分交叠三角形"学说
2.3 国内语言教育家对第二语言习得与学得的关注及对我们的启发
2.3.1 吕必松的观点
2.3.2 刘珣的观点
2.3.3 李宇明的观点
2.3.4 盛炎的观点
第三章 目的语环境中第二语言习得的性质与特点
3.1 从两种语言习得的对比看第二语言习得的特点
3.1.1 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获得的共通性
3.1.2 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获得的差异性
3.2 从第二语言两种获得方式的对比看第二语言习得的特点
3.2.1 第二语言习得和学得在课堂教学目标上的差异
3.2.2 第二语言习得和学得在课堂教学模式上的差异
3.2.3 第二语言习得和学得在教材上的差异
3.3 第二语言习得的定义
第四章 目的语环境中的汉语习得实践与理论的探讨
4.1 充分利用汉语习得环境,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4.1.1 扩大语言输入,增加语言输出,促进课堂习得
4.1.2 满足学生需要,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2 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习得化
4.2.1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
4.2.2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对外汉语教材
4.3 汉语习得与学得有机结合,实现汉语获得的最大化
4.3.1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习得与学得的结合
4.3.2 社会环境的习得与课堂习得的结合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说明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对外汉语实况听力教学的理论依据[J]. 孟国.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2]美国明德学院的中文教学[J]. 张喜荣,田德新. 世界汉语教学. 2004(01)
[3]明德中文暑校经验的启示[J]. 施仲谋. 世界汉语教学. 1994(01)
[4]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J]. 刘珣. 语言文字应用. 1993(02)
[5]语言学习异同论[J]. 李宇明. 世界汉语教学. 1993(01)
[6]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研究问题刍议[J]. 吕必松. 语言文字应用. 1992(01)
本文编号:3228882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对习得与学习的传统认识
1.1.1 习得与学习的传统定义
1.1.2 对习得与学习认识的模糊性
1.2 习得与学得的关系
1.2.1 习得与学得是语言获得的两种方式
1.2.2 习得与学得是难分彼此相互交叉的关系
1.3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的必要性
1.3.1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发展
1.3.2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与提高对外汉语的教学效果
第二章 国内外学者对第二语言习得与学得理论的认识和实践
2.1 国外教学法流派对第二语言习得与学得的实践及对我们的启发
2.1.1 过分注重自觉学得的第二语言教学法
2.1.2 过分注重自然习得的第二语言教学法
2.1.3 侧重于自然习得的第二语言教学法
2.1.4 侧重于自觉学得的第二语言教学法
2.2 国外语言教育家对第二语言习得与学得的认识及对我们的启发
2.2.1 克拉申的"习得——学习"假说
2.2.2 斯登的"两个主要是"学说
2.2.3 吴伟克的"两个上下倒置、部分交叠三角形"学说
2.3 国内语言教育家对第二语言习得与学得的关注及对我们的启发
2.3.1 吕必松的观点
2.3.2 刘珣的观点
2.3.3 李宇明的观点
2.3.4 盛炎的观点
第三章 目的语环境中第二语言习得的性质与特点
3.1 从两种语言习得的对比看第二语言习得的特点
3.1.1 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获得的共通性
3.1.2 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获得的差异性
3.2 从第二语言两种获得方式的对比看第二语言习得的特点
3.2.1 第二语言习得和学得在课堂教学目标上的差异
3.2.2 第二语言习得和学得在课堂教学模式上的差异
3.2.3 第二语言习得和学得在教材上的差异
3.3 第二语言习得的定义
第四章 目的语环境中的汉语习得实践与理论的探讨
4.1 充分利用汉语习得环境,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4.1.1 扩大语言输入,增加语言输出,促进课堂习得
4.1.2 满足学生需要,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2 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习得化
4.2.1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
4.2.2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对外汉语教材
4.3 汉语习得与学得有机结合,实现汉语获得的最大化
4.3.1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习得与学得的结合
4.3.2 社会环境的习得与课堂习得的结合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说明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对外汉语实况听力教学的理论依据[J]. 孟国.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2]美国明德学院的中文教学[J]. 张喜荣,田德新. 世界汉语教学. 2004(01)
[3]明德中文暑校经验的启示[J]. 施仲谋. 世界汉语教学. 1994(01)
[4]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J]. 刘珣. 语言文字应用. 1993(02)
[5]语言学习异同论[J]. 李宇明. 世界汉语教学. 1993(01)
[6]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研究问题刍议[J]. 吕必松. 语言文字应用. 1992(01)
本文编号:32288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228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