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方言地理语言学研究 ——以语音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15 00:29
江苏境内从北向南依次分布着中原官话、江淮官话和吴方言。目前,关于江淮官话与吴语交界地带方言的研究颇多,而对江淮官话与中原官话交界地带方言的关注相对较少。连云港地处江苏东北部,是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交界地区,长久以来,因地理位置等原因,学界对这一地区方言的研究还很不足。本文以田野调查为基础,从地理语言学的角度,综合运用方言学、地理语言学、历史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连云港及周边地区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共80多个方言点的语音进行调查,分析语音特征的分布和类型,考察交界地带方言互相渗透以及语音特征的保留和变化等情况,解释方言地理的时空关系,构拟这一地区的语言变化过程,探究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等因素对语言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介绍连云港地区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沿革,说明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相关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材料来源等。第二章声母的类型和分布,分帮系、端系、知系、见系几大类论述。帮系部分讨论帮组和非组特殊读音、非敷奉晓匣母的分混以及微母今读类型及分布问题;端系部分探讨精组细音以及泥娘来母的今读和分布情况;知系部分对知庄章三组声母的分合以及日母的今读类型和分布进行研究;见...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3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3.10蟹、止摄舌尖化音变地理分布??连云港各方言点蟹、止摄开口韵存在舌尖化的字,除声调不同外,声母和韵??母音值基本相同,故仅以新浦方言为例,说明读音情况
图5.3黑林镇地理分布??黑林东部与西部的语音差异主要存在于精组、知庄章组的今读上;声、韵、??调的其它语音特征,黑林境内较为相似。??精组声母,黑林境内的差异以及与周围地区的异同情况,如下:??表5.3黑林精组音读内部差异??精组今读差异??地点?临沐W?黒林ffl?黑林东?天山宫南临折??今读?ts、tsh、s?t¥、tsh、s?te、teh、e?te、te11、e?te、teh、e??例字?苏su?怎t0g??240??
图5.4江淮官话内部分区??25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照巨峰方言音系及其特点[J]. 冯青青.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2]苏北连云港方言的三域声调系统——普通发声态与张声、嘎裂声[J]. 章婷,朱晓农. 方言. 2012(03)
[3]淮安方言与普通话词汇的比较[J]. 张亚婧. 语文学刊. 2012(05)
[4]山东临沭方言的声、韵、调调查简况[J]. 刘迎秋. 科技视界. 2012(05)
[5]温岭方言中侯韵字读音的内部差异及其变化[J]. 阮咏梅. 汉语学报. 2012(01)
[6]江苏东北部多方言交界地区入声的演变类型[J]. 苏晓青.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7]苏北江淮官话古阴声韵字收m尾现象考察[J]. 顾劲松. 语言科学. 2011(04)
[8]胶东方言曾梗通摄分混与历史地理之关系[J]. 宫钦第.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9]历史层次分析的若干理论问题[J]. 潘悟云. 语言研究. 2010(02)
[10]文水方言百年来的元音高化[J]. 乔全生,余跃龙.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博士论文
[1]安徽淮河流域方言语音比较研究[D]. 贡贵训.河北大学 2011
[2]太湖片吴语音韵演变研究[D]. 郑伟.复旦大学 2008
[3]泗洪方言语法研究[D]. 周琴.南京师范大学 2007
[4]江淮官话语音研究[D]. 吴波.复旦大学 2007
[5]江淮官话入声研究[D]. 石绍浪.北京语言大学 2007
[6]河南方言语音的演变与层次[D]. 刘雪霞.复旦大学 2006
[7]山西方言语音历史层次研究[D]. 孙小花.上海师范大学 2006
[8]梁山方言音变研究[D]. 王彦.山东大学 2005
[9]客赣方言历史层次研究[D]. 刘泽民.上海师范大学 2004
[10]兰银官话语音研究[D]. 张燕来.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临沂(兰山)方言语音研究[D]. 王伟.西北大学 2012
[2]山东莒县方言语音研究[D]. 孙夫荣.山东师范大学 2010
[3]日照方言调查报告[D]. 牟海霞.陕西师范大学 2010
[4]莒南方言语音研究[D]. 逯全秀.山东大学 2010
[5]江苏方言音韵个案研究[D]. 荀海燕.北京语言大学 2006
[6]响水县方言音系比较研究[D]. 张军.南京师范大学 2004
[7]山东方言语音研究[D]. 王晓军.上海师范大学 2004
[8]徐州市区方言研究[D]. 周梅.苏州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30531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3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3.10蟹、止摄舌尖化音变地理分布??连云港各方言点蟹、止摄开口韵存在舌尖化的字,除声调不同外,声母和韵??母音值基本相同,故仅以新浦方言为例,说明读音情况
图5.3黑林镇地理分布??黑林东部与西部的语音差异主要存在于精组、知庄章组的今读上;声、韵、??调的其它语音特征,黑林境内较为相似。??精组声母,黑林境内的差异以及与周围地区的异同情况,如下:??表5.3黑林精组音读内部差异??精组今读差异??地点?临沐W?黒林ffl?黑林东?天山宫南临折??今读?ts、tsh、s?t¥、tsh、s?te、teh、e?te、te11、e?te、teh、e??例字?苏su?怎t0g??240??
图5.4江淮官话内部分区??25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照巨峰方言音系及其特点[J]. 冯青青.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2]苏北连云港方言的三域声调系统——普通发声态与张声、嘎裂声[J]. 章婷,朱晓农. 方言. 2012(03)
[3]淮安方言与普通话词汇的比较[J]. 张亚婧. 语文学刊. 2012(05)
[4]山东临沭方言的声、韵、调调查简况[J]. 刘迎秋. 科技视界. 2012(05)
[5]温岭方言中侯韵字读音的内部差异及其变化[J]. 阮咏梅. 汉语学报. 2012(01)
[6]江苏东北部多方言交界地区入声的演变类型[J]. 苏晓青.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7]苏北江淮官话古阴声韵字收m尾现象考察[J]. 顾劲松. 语言科学. 2011(04)
[8]胶东方言曾梗通摄分混与历史地理之关系[J]. 宫钦第.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9]历史层次分析的若干理论问题[J]. 潘悟云. 语言研究. 2010(02)
[10]文水方言百年来的元音高化[J]. 乔全生,余跃龙.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博士论文
[1]安徽淮河流域方言语音比较研究[D]. 贡贵训.河北大学 2011
[2]太湖片吴语音韵演变研究[D]. 郑伟.复旦大学 2008
[3]泗洪方言语法研究[D]. 周琴.南京师范大学 2007
[4]江淮官话语音研究[D]. 吴波.复旦大学 2007
[5]江淮官话入声研究[D]. 石绍浪.北京语言大学 2007
[6]河南方言语音的演变与层次[D]. 刘雪霞.复旦大学 2006
[7]山西方言语音历史层次研究[D]. 孙小花.上海师范大学 2006
[8]梁山方言音变研究[D]. 王彦.山东大学 2005
[9]客赣方言历史层次研究[D]. 刘泽民.上海师范大学 2004
[10]兰银官话语音研究[D]. 张燕来.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临沂(兰山)方言语音研究[D]. 王伟.西北大学 2012
[2]山东莒县方言语音研究[D]. 孙夫荣.山东师范大学 2010
[3]日照方言调查报告[D]. 牟海霞.陕西师范大学 2010
[4]莒南方言语音研究[D]. 逯全秀.山东大学 2010
[5]江苏方言音韵个案研究[D]. 荀海燕.北京语言大学 2006
[6]响水县方言音系比较研究[D]. 张军.南京师范大学 2004
[7]山东方言语音研究[D]. 王晓军.上海师范大学 2004
[8]徐州市区方言研究[D]. 周梅.苏州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305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230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