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吉尔模式分析同声传译数字翻译给译员带来的困难及应对办法
发布时间:2017-04-26 04:15
本文关键词:利用吉尔模式分析同声传译数字翻译给译员带来的困难及应对办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今国际舞台上跨文化交际日趋平凡,很多场合都要双语多语翻译,然而在很多同传场合,数字翻译成为译员的一大难关,为同声传译带来很大困难。本文中,笔者希望通过研究吉尔的精力分配模型,来分析在数字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希望通过此次研究可以提供一些解决策略,更好的认识同声传译中的数字翻译,制定更好的策略,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在引言中,笔者主要阐述了翻译以及口译在当今世界的沟通和交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不可或缺,与此同时,翻译数字是不少译员遇到的难题,所以提出要重视且需要解决该问题。文献综述中分析了同传过程、认知负荷模型理论以及前辈研究成果。接着重点阐述了数字口译特点,难点原因以及应对方法以及训练策略。在实证研究中,设计的两个实验,第一个实验通过刺激性回忆的方法,进一步探究了数字口译的难点原因以及提供了相应的训练方法,第二部分是对比了两种数字记录的翻译结果,得出数字缩略法优于普通的数字记录法,推荐在数字训练和数字口译中多使用正确率高的数字缩略法。 本文得出结论,引发数字同传困难从认知负荷模型来讲需要从听析,记忆,产出,协调等方面去突破,并且在实证研究中给出了解决减轻数字记忆压力的缩略法记录数字。
【关键词】:中英同声传译 认知负荷模型 数字口译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059
【目录】:
- 致谢3-4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引言8-9
- 2 文献综述9-14
- 2.1 同传概述9-10
- 2.2 认知负荷模型10-12
- 2.3 前人在数字同传方面的研究成果12-14
- 3 数字口译遇到的问题14-18
- 3.1 数字同传的特点以及难点原因14-16
- 3.2 应对数字同传难题的方法16-18
- 4 实验分析18-31
- 4.1 实验设计一18-25
- 4.1.1 研究问题18
- 4.1.2 研究设计18-19
- 4.1.3 数据统计19-20
- 4.1.4 译员开放性访谈20-21
- 4.1.5 结果定性分析21-24
- 4.1.6 启发24-25
- 4.2 实验设计二25-31
- 4.2.1 实验目的25
- 4.2.2 实验过程25-26
- 4.2.3 实验材料26
- 4.2.4 实验统计结果26-27
- 4.2.5 实验访谈27
- 4.2.6 实验分析27-31
- 5 结论31-32
- 参考文献32-34
- 附录1 实验材料34-35
- 附录2 实验结果逐字笔录35-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崔挺;;中英数字口译的教学原则及方法新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张威;;英汉同声传译“顺句驱动”操作的理据透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程跃珍;;从吉尔的口译模式看商务英语口译能力要素的构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黄建凤;;数字口译探究[J];中国科技翻译;2006年01期
5 刘建珠;;英汉同声传译中的信息噪音与模糊表达策略[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3年06期
6 邹迎九;陆桂生;;从信息传播看大众传播媒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利用吉尔模式分析同声传译数字翻译给译员带来的困难及应对办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77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27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