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安徽舒城方言语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3 18:24
  舒城县位于安徽省中部、皖西地区东部、江淮之间。自1949年全县解放,属六安专(地)区至今。将舒城方言作为单点进行研究的,除孟庆惠先生《舒城县志》第二十九章“方言”部分关于舒城音系比较详尽、系统的描写(以城关老派为考察对象),其他研究多是把舒城方言作为江淮官话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对江淮官话做整体研究时,把舒城方言作为江淮官话的例证有所提及,如孙宜志先生《安徽江淮官话语音研究》中以舒城县龙河镇为代表点关于舒城音系的描述。因此,对舒城方言本身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因而对于舒城方言作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找出其自身的语音特点也还有相当的必要。本论文由六个部分组成,包括绪论、舒城方言声韵调系统、与北京音系的比较、同音字表、舒城方言历史音韵比较、标音举例六部分,对舒城方言在话分区中位置、音系特点、文白异读、共时音变与规律、方言古语词存古的性质、历时音变及规律有较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同时对共时音变中轻声、连读音变(同化、异化、合音、脱落)、变调等现象作了深入分析。本论文旨在舒城方言作为一个语音样本,通过调查、描写、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其中存在的语言现象进行研究,并对其做共时与历时两个层面的比较研究,... 

【文章来源】:闽南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舒城县情与方言概况
        一 舒城地理、历史沿革与人口概况
        二 舒城方言概况
        三 调查过程
    第二节 舒城方言的特点
        一 声母的特点
        二 韵母的特点
        三 声调的特点
第二章 舒城方言声韵调系统
    第一节 语音系统
        一 声母系统
        二 韵母系统
        三 声调系统
    第二节 舒城方言声韵调配合关系
        一 声韵配合关系
        二 声韵调配合关系
    第三节 语音变化
        一 轻声
        二 连读音变
        三 变调
    第四节 文白异读
第三章 舒城音系与北京音系的比较
    第一节 声母的比较
    第二节 韵母的比较
    第三节 声调的比较
    第四节 音节的比较
第四章 舒城方言同音字表
    第一节 说明
    第二节 同音字表
第五章 舒城方言历史音韵比较
    第一节 声母的比较
    第二节 韵母的比较
    第三节 声调的古今比较
第六章 标音举例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安徽省的汉语方言[J]. 赵日新.  方言. 2008(04)
[2]安徽庐江方言音系[J]. 周元琳.  方言. 2001(03)
[3]漳平(永福)方言的文白异读(一)[J]. 张振兴.  方言. 1989(03)
[4]江淮方言的特点[J]. 鲍明炜.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1993 (04)

硕士论文
[1]六安话语音研究[D]. 何自胜.福建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81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381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4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