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辵部字有关字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5 13:37
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用部首编排法系统地分析字形和探讨字义的字典,也是世界最早的字书之一。研究《说文》中每一个部类的字对于汉字和汉语的研究都十分有益。本文以《辵部》字为研究对象,通过本义分析和语源义的探讨,对其进行全面的研究。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相关研究成果进行阐述和回顾,介绍本文研究价值、研究目的和方法。第二部分,全面考释并梳理《说文·辵部》字的词义系统。根据汉字的最初形体确定本义,并区分出声符义和语源义,在此基础上,对部内字按照意义关系进行简单的分类。第三部分,对《说文辵部》字散见于《说文》和主要典籍中的同声符字所构成的同族词的材料加以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考证出一组组形声字字族,以求达到对词义的科学把握。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价值
二、《说文》部类及字族研究概况
三、研究对象与目的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说文·辵部》字词义研究
一、有关概念
二、辵部字词义系统
1. 行之名研究
2. 行之态研究
3.行之貌
第二章 《说文·辵部》字字族
一、语源义为声符字的本义
二、语源义为声符字引申义
三、语源义为声符字的假借义
四、语源义为声符字语源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漢字字族探論[J]. 蔡永贵.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5)
[2]释“進”[J]. 徐山.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6)
[3]说“擐”[J]. 王光汉. 古汉语研究. 2006(02)
[4]《说文解字》中的“喬”族字试析[J]. 刘卫宁. 广西社会科学. 2004(12)
[5]词义形象特征的分析在词义研究中的作用[J]. 周文德.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5)
[6]汉语字词本义研究的误区[J]. 祝鸿熹,芮东莉. 古汉语研究. 2003(03)
[7]论形声字“声符”表意的复杂性[J]. 董性茂.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2(03)
[8]词源意义与词汇意义论析[J]. 王宁,黄易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04)
[9]农”声字的语义探释[J]. 徐时仪.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1(02)
[10]关于汉语词源研究的几个问题[J]. 王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1)
硕士论文
[1]《说文解字》言部字语源义研究[D]. 杜恒联.安徽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96177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价值
二、《说文》部类及字族研究概况
三、研究对象与目的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说文·辵部》字词义研究
一、有关概念
二、辵部字词义系统
1. 行之名研究
2. 行之态研究
3.行之貌
第二章 《说文·辵部》字字族
一、语源义为声符字的本义
二、语源义为声符字引申义
三、语源义为声符字的假借义
四、语源义为声符字语源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漢字字族探論[J]. 蔡永贵.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5)
[2]释“進”[J]. 徐山.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6)
[3]说“擐”[J]. 王光汉. 古汉语研究. 2006(02)
[4]《说文解字》中的“喬”族字试析[J]. 刘卫宁. 广西社会科学. 2004(12)
[5]词义形象特征的分析在词义研究中的作用[J]. 周文德.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5)
[6]汉语字词本义研究的误区[J]. 祝鸿熹,芮东莉. 古汉语研究. 2003(03)
[7]论形声字“声符”表意的复杂性[J]. 董性茂.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2(03)
[8]词源意义与词汇意义论析[J]. 王宁,黄易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04)
[9]农”声字的语义探释[J]. 徐时仪.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1(02)
[10]关于汉语词源研究的几个问题[J]. 王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1)
硕士论文
[1]《说文解字》言部字语源义研究[D]. 杜恒联.安徽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961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396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