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现代汉语“V+介+XP”结构及相关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9 14:49
  现代汉语中,有几个较为特殊的词,如:“到”“在”“向”“往”“自”“于”“给”等,它们同其他介词相比,表现出极大不同——均可位于动词后。这些词与前项谓词性成分和后项搭配成分组合形成“V+介+XP”结构,具有特殊地位,结构组成更加紧密,动介组合呈词汇化趋势。本文就是专门对这种结构及相关性问题作全面分析和整体把握的。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四章,主题为“语言演变分布位置与词性变化”,主要内容是:运用语法化理论,就留存在现代汉语中的动词后介词性成分作整体把握和综合分析,探寻动后介词性成分的演化趋势,理清位于动词前与后的相同介词性成分的发展脉络以及探寻造成这种不同演化趋势的主要原因。从历时角度对“动介”线性序列进行全面考察,发现动介组合数量随时代发展而呈上升趋势,但是相应词汇化成词的动介式构词数量并不在多数。重点强调一个语言成分的变化,其分布位置的重要性。谓词后介词性成分演化趋势的原因主要是其分布位置所致。第四章对“从…到…”格式进行考察,发现该格式所处的位置不同,“到”的词性就会有所差异。第五章旨在强调句法位置对“到X”类副词生成的重要性。下编为四章,主题为“‘V+介+...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21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简介
        1.2.1 已取得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1.2.2 需要突破的方向
    1.3 解决问题拟采用的理论方法、技术、语料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1 研究设想
        1.4.2 内容安排
    1.5 可能的创新点
    1.6 存在的困难和解决这些困难的打算
上编 语言演变——分布位置与词性变化
    第二章 语法化理论与动后介词性成分
        2.1 语法化理论
            2.1.1 单向性假说
            2.1.2 语法化机制
        2.2 动后介词性成分的语法化
            2.2.1 第一阶段:“实词>介词”
            2.2.2 第二阶段:“介词>附缀(>零形式)”
        2.3 动后介词性成分演化趋势的主要因素
            2.3.1 句法位置
            2.3.2 语义基础
        2.4 小结
    第三章“动介”线性序列的词汇化
        3.1“动介”线性序列的历时考察
            3.1.1 V+在
            3.1.2 V+自
            3.1.3 V+往
            3.1.4 V+向
            3.1.5 V+于(於)
            3.1.6 V+给
            3.1.7 V+到
        3.2“动介”组合词汇化倾向及成词表现
            3.2.1“动介”组合的词汇化倾向
            3.2.2“动介”成词表现
        3.3“动介”组合词汇化的主要因素
            3.3.1 语音因素
            3.3.2 语用因素
            3.3.3 句法因素
        3.4 小结
    第四章 现代汉语“从…到…”格式考察
        4.1“从…到…”的句法表现与意象图式分析
            4.1.1“从…到…”的句法表现
            4.1.2“从…到…”的意象图式
        4.2 标题“从A到Z”式
            4.2.1 标题“从A到Z”式内部构件的性质
            4.2.2 标题“从A到Z”式的具体表现
            4.2.3 标题“从A到Z”式的全量表达
            4.2.4 标题“从A到Z”式的意义浮现
        4.3 标题与话语中“从…到…”之比较
        4.4 小结
    第五章“到X”类副词的生成与扩展
        5.1 生成前:间隔共现与紧邻共现
            5.1.1“到”与“X”共现的形式
            5.1.2“X”限定成分省略与隐现的因素
        5.2 生成中:角色转变与角色定位
            5.2.1 转变为副词前的结构
            5.2.2 角色转变的因素
            5.2.3“到X”类副词内部成员的角色形成
        5.3 生成后:停滞阻断与有效扩展
            5.3.1 阻断的因素与扩展的方式需要深究
            5.3.2 停滞阻断
            5.3.3 有效扩展
        5.4 小结
下编“V+介+XP”结构个案考察与分析
    第六章“V+自+XP”结构研究
        6.1“V+自”搭配考察
            6.1.1 组配中V的用量统计
            6.1.2 V和“自”组配的限制因素
        6.2 结构中XP的语义属性
            6.2.1 表“方所”的XP
            6.2.2 表“时间”的XP
            6.2.3 其他
        6.3“V+自+XP”结构的功能阐释
            6.3.1“V+自+XP”分布表现及语篇分析
            6.3.2“V+自+XP”结构的认知阐释
        6.4 小结
    第七章“V+往+XP”与“V+向+XP”结构研究
        7.1“V+往+XP”结构
            7.1.1“V+往”搭配考察
            7.1.2 结构中XP的语义属性
            7.1.3“V+往+XP”结构的句法分布
            7.1.4“V+往+XP”结构的认知阐释
        7.2“V+向+XP”结构
            7.2.1“V+向”搭配考察
            7.2.2 结构中XP的语义属性
            7.2.3“V+向+XP”结构的句法分布
            7.2.4“V+向+X”结构的认知阐释
        7.3 小结
    第八章“V+到+XP”结构研究
        8.1“V+到+XP”结构中“到”的词性界定
            8.1.1 关于“到”的词性争议
            8.1.2 关于“到”的重新认识
        8.2“V+到+XP”结构中V与“到”的搭配层级
            8.2.1 不可搭配层级
            8.2.2 可搭配层级
        8.3“V+到+XP”结构中XP的多样表现
            8.3.1 表示处所的XP
            8.3.2 表示时间的XP
            8.3.3 表示对象的XP
            8.3.4 表示程度的XP
        8.4“V+到+XP”与“到+XP+V”结构的差异
            8.4.1“到XP”位于谓词前后的句法功能差异
            8.4.2“到XP”位于谓词前后的语用功能差异
            8.4.3 两种结构的事件表达
        8.5 小结
    第九章“V+在+XP”结构研究
        9.1“V+在+XP”结构中“在”的性质
            9.1.1 关于“在”的词性争议问题
            9.1.2 关于“在”的认识
        9.2“V+在+XP”结构中V与“在”的组配情况
            9.2.1 V单与“在”的组配情况
            9.2.2 V双与“在”的组配情况
        9.3“V+在+XP”结构中XP的语义属性
            9.3.1 表示处所的XP
            9.3.2 表示时间的XP
        9.4“V+在+XP”结构的事件表达
            9.4.1 相关讨论
            9.4.2 事件界定
        9.5 小结
    第十章 结语
        10.1 结论
        10.2 不足之处和有待于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V+介”组配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汉语“V+到/在NPL”结构的句法构造及相关问题[J]. 沈阳.  中国语文. 2015(02)
[2]浅议语法化的若干机制[J]. 王明洲,张谊生.  理论月刊. 2014(08)
[3]从“到家”的演变看终点义到极致义的语义发展途径[J]. 宗守云.  世界汉语教学. 2014(03)
[4]试论当代汉语新兴的补语标记“到”[J]. 张谊生.  当代语言学. 2014(01)
[5]试论“V在了N”格式的形成与发展[J]. 朱赛萍.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4(01)
[6]介词“自”、“从”、“打”的语法化[J]. 邢相文.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7]“在+处所VP”与“V在+处所”的构式承继关系与语篇关系[J]. 黄健秦.  当代修辞学. 2013(04)
[8]介词“向”的语法化源义辨[J]. 魏金光,何洪峰.  汉语学报. 2013(03)
[9]程度副词“到顶”与“极顶”的功能、配合与成因——兼论从述宾短语到程度副词的结构与语义制约[J]. 张谊生.  世界汉语教学. 2013(01)
[10]“说到”的话语功能分析[J]. 李秉震,张全生.  语言研究. 2012(04)

博士论文
[1]现代汉语介词短语“在+NP”的语序制约因素及其构式义考察[D]. 李志贤.上海师范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在”字句相关研究[D]. 卢勇军.上海师范大学 2015
[2]总括性范围副词“到处”“处处”“随处”的比较研究[D]. 王丽娜.南京林业大学 2014
[3]现代汉语“V往+O”结构及相关问题研究[D]. 周蕾.华中师范大学 2012
[4]现代汉语“V到+XP”的构式考察[D]. 常莺.上海师范大学 2012
[5]现代汉语“V向+NP”格式及相关问题研究[D]. 潘望.上海师范大学 2009
[6]介词短语“在+X”的句法位置及介词“在”的隐现问题考察[D]. 冷淑梅.北京语言大学 2008
[7]现代汉语起点介词研究[D]. 邢相文.延边大学 2007
[8]“在+处所”结构的研究综述[D]. 张颖.延边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018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4018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c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