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相反”类词语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21 22:41
“相反”类词语是由相同核心语素构成的性质不同的一组词,本文选取“相反”、“反之”、“反而”、“反倒”、“反”、“反过来”等词语作为研究对象,坚持共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先从共时角度,考察“相反”类词语在篇章中的连接功能,分别从分布、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等几个方面加以探讨说明该组词内部的共性和差异。同时从历时层面考察“相反”类词语的语法化的进程,对该组词的共时表现加以解释。全文共分五章,文后附有参考文献。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包括研究对象和范围、研究意义和目的、总结了前人的相关研究现状,最后介绍了本文的语料来源。第二章对“相反”类词语在篇章中的分布进行考察,从分布、词性以及语义解释等角度揭示其共性和差异。第三章根据实际语料,考察“相反”类词语形成的小句关系,不仅包括递进和转折关系方面考察,同时还有并列关系等方面。本章也将“相反”类词语适当和“类同”类词语进行对照分析,以进一步揭示“相反”类词语的特点。同时还从语用方面,对“相反”类词语的篇章连接作用进行分析,探讨其预设分析、焦点分析和逆转强调功能。第四章从历时层面考察了“相反”类词语的演化,在此基础上尝试分析这类词语语法化动因和机制。第五章...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和范围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语料及符号说明
1.5 前人相关研究现状
第二章 "相反"类词语的分布和语义分析
2.1 "相反"类词语的分布与词性分析
2.1.1 "相反"类词语的分布
2.1.2 "相反"类词语的词性
2.2 "相反"类词语的语义解释
2.2.1 相反
2.2.2 反之
2.2.3 反而、反倒
2.3 "相反"类词语的共性与差异
2.3.1 "相反"和"反而"、"反倒"
2.3.2 "相反"和"反之"
2.4 小结
第三章 "相反"类词语的篇章功能
3.1 篇章中的连接成分
3.1.1 现代汉语篇章连接成分的分类
3.1.2 逆接连接成分
3.2 "相反"类词语形成的小句关系
3.2.1 并列关系
3.2.2 转折关系
3.2.2.1 "相反"类词语构成的转折句式
3.2.2.2 "反而"和"反倒"构成的异合形式
3.2.2.3 与"但是"转折句的区别
3.2.3 递进关系及反递句式
3.2.3.1 "相反"类词语形成的递进关系
3.2.3.2 反递句式
3.2.3.3 反递句式的历时发展变化
3.3 与"类同"类连接成分的对照分析
3.4 "相反"类词语的语用功能
3.4.1 预设分析
3.4.2 焦点分析
3.4.3 "反而"、"反倒"的逆转强调功能
3.5 小结
第四章 "相反"类词语的语法化初探
4.1 当代的语法化理论
4.2 "相反"类词语的历时演化
4.2.1 "反"和"反之"
4.2.2 "相反"的语法化轨迹
4.2.3 "反而"和"反倒"的语法化轨迹
4.3 "相反"类词语的语法化动因
4.3.1 语法化的频率条件
4.3.2 经济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否则”类连词的语法化梯度及其表现[J]. 曹秀玲,张磊. 汉语学习. 2009(06)
[2]“相当”的虚化及相关问题[J]. 曹秀玲. 中国语文. 2008(04)
[3]“倒”与“却”的交际功能对比研究[J]. 王功平.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7(02)
[4]“之所以”的词汇化[J]. 肖奚强,王灿龙. 中国语文. 2006(06)
[5]充当语篇连接成分的“相反”辨疑[J]. 彭小川,林奕高. 汉语学习. 2006(04)
[6]副词“倒”的预期推断与语法意义——兼谈对外汉语副词教学[J]. 周红.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03)
[7]语篇衔接中的形式与意义[J]. 张德禄.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5(05)
[8]词汇化二例——兼谈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关系[J]. 王灿龙. 当代语言学. 2005(03)
[9]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研究[J]. 杨年保. 云梦学刊. 2005(03)
[10]什么是语法化?——语法化研究(上)[J]. 刘绍忠,张平. 柳州师专学报. 2004(04)
硕士论文
[1]“反而”的篇章连接功能及反递句式的历时演变[D]. 罗煌辉.暨南大学 2006
[2]篇章关联副词“其实”的多角度分析[D]. 王江.延边大学 2003
[3]语篇衔接标志与连贯的关系[D]. 祁文慧.湖南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402632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和范围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语料及符号说明
1.5 前人相关研究现状
第二章 "相反"类词语的分布和语义分析
2.1 "相反"类词语的分布与词性分析
2.1.1 "相反"类词语的分布
2.1.2 "相反"类词语的词性
2.2 "相反"类词语的语义解释
2.2.1 相反
2.2.2 反之
2.2.3 反而、反倒
2.3 "相反"类词语的共性与差异
2.3.1 "相反"和"反而"、"反倒"
2.3.2 "相反"和"反之"
2.4 小结
第三章 "相反"类词语的篇章功能
3.1 篇章中的连接成分
3.1.1 现代汉语篇章连接成分的分类
3.1.2 逆接连接成分
3.2 "相反"类词语形成的小句关系
3.2.1 并列关系
3.2.2 转折关系
3.2.2.1 "相反"类词语构成的转折句式
3.2.2.2 "反而"和"反倒"构成的异合形式
3.2.2.3 与"但是"转折句的区别
3.2.3 递进关系及反递句式
3.2.3.1 "相反"类词语形成的递进关系
3.2.3.2 反递句式
3.2.3.3 反递句式的历时发展变化
3.3 与"类同"类连接成分的对照分析
3.4 "相反"类词语的语用功能
3.4.1 预设分析
3.4.2 焦点分析
3.4.3 "反而"、"反倒"的逆转强调功能
3.5 小结
第四章 "相反"类词语的语法化初探
4.1 当代的语法化理论
4.2 "相反"类词语的历时演化
4.2.1 "反"和"反之"
4.2.2 "相反"的语法化轨迹
4.2.3 "反而"和"反倒"的语法化轨迹
4.3 "相反"类词语的语法化动因
4.3.1 语法化的频率条件
4.3.2 经济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否则”类连词的语法化梯度及其表现[J]. 曹秀玲,张磊. 汉语学习. 2009(06)
[2]“相当”的虚化及相关问题[J]. 曹秀玲. 中国语文. 2008(04)
[3]“倒”与“却”的交际功能对比研究[J]. 王功平.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7(02)
[4]“之所以”的词汇化[J]. 肖奚强,王灿龙. 中国语文. 2006(06)
[5]充当语篇连接成分的“相反”辨疑[J]. 彭小川,林奕高. 汉语学习. 2006(04)
[6]副词“倒”的预期推断与语法意义——兼谈对外汉语副词教学[J]. 周红.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03)
[7]语篇衔接中的形式与意义[J]. 张德禄.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5(05)
[8]词汇化二例——兼谈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关系[J]. 王灿龙. 当代语言学. 2005(03)
[9]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研究[J]. 杨年保. 云梦学刊. 2005(03)
[10]什么是语法化?——语法化研究(上)[J]. 刘绍忠,张平. 柳州师专学报. 2004(04)
硕士论文
[1]“反而”的篇章连接功能及反递句式的历时演变[D]. 罗煌辉.暨南大学 2006
[2]篇章关联副词“其实”的多角度分析[D]. 王江.延边大学 2003
[3]语篇衔接标志与连贯的关系[D]. 祁文慧.湖南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4026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402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