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委婉语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3 21:12
委婉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汉语也不例外。中国学者很早就开始了对委婉语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在汉语委婉语的材料的整理和研究方面,张拱贵主编的《汉语委婉语词典》和洪成玉主编的《谦词敬词婉词词典》对古汉语委婉语的材料进行了较为完整的收集和初步的分类,但是还缺乏对这些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本文就以此为切入点,在对古汉语委婉语的材料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对古代汉语委婉语的一些基本规律进行探索。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委婉语的研究现状、前人研究的成果和局限以及本文的课题意义、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在对前人的委婉语定义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汉语委婉语进行科学的界定;第二部分对委婉语的每个类别从其体现文化观念的角度进行细分,初步展现古代汉语委婉语所蕴涵、表现、折射出来的汉民族所特有的社会人文观念。第三章根据前面对材料的分析,探讨古汉语委婉语的产生原因和属性。第四章分析古汉语委婉语的构造原则和构造方式;构造原则从生成和语用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构造方式从词汇、语义、修辞、语音四个角度进行研究。第五章对古汉语委婉语进行文化解读,深入分析古汉...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委婉语的研究现状
二、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局限
三、课题意义
四、语料来源
五、研究方法
第二章 委婉语的界定和类型
第一节 古代汉语委婉语的界定
第二节 古汉语委婉语的类型
第三章 汉语委婉语的产生原因和属性
第一节 汉语委婉语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从不同视角看委婉语
第四章 古汉语委婉语的构造原则和构造方式
第一节 古汉语委婉语的构造原则
第二节 古汉语委婉语的构造方式
第五章 古汉语委婉语的文化解读
一、王权思想和等级观念
二、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
三、以“孝”为核心的家庭伦理观念
四、多子多福的生育观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委婉语理解中的语用充实[J]. 刘平,刘会英.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9(06)
[2]委婉语的语义认知范畴研究[J]. 邹静兰.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9(11)
[3]男尊女卑观念在汉语言中的镜像反映[J]. 景瑶,南宏宇.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9(06)
[4]汉语委婉语的语用阐释[J]. 钱春梅,傅友相. 贺州学院学报. 2009(01)
[5]中国古代死亡婉语映射的社会人文观念[J]. 李军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6]英语委婉语的特点[J]. 冀慧颖.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8(S1)
[7]小议言语交际的得体原则[J]. 陈花.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7(11)
[8]汉语委婉语语用特征探析[J]. 刘杰.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6(S2)
[9]汉语死亡委婉语的文化解读[J]. 孙向华.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1)
[10]试论汉魏六朝碑刻同根委婉语[J]. 王盛婷.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2)
硕士论文
[1]《红楼梦》委婉语研究[D]. 王尽爱.山东大学 2009
[2]汉语死亡委婉语研究[D]. 陈花.湘潭大学 2008
[3]政治委婉语:分类、机制及原则[D]. 葛新新.吉林大学 2006
[4]《左传》行人辞令中委婉语研究[D]. 宋丽琴.河北大学 2005
[5]《战国策》中的委婉语研究[D]. 宋晓岩.延边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06423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委婉语的研究现状
二、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局限
三、课题意义
四、语料来源
五、研究方法
第二章 委婉语的界定和类型
第一节 古代汉语委婉语的界定
第二节 古汉语委婉语的类型
第三章 汉语委婉语的产生原因和属性
第一节 汉语委婉语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从不同视角看委婉语
第四章 古汉语委婉语的构造原则和构造方式
第一节 古汉语委婉语的构造原则
第二节 古汉语委婉语的构造方式
第五章 古汉语委婉语的文化解读
一、王权思想和等级观念
二、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
三、以“孝”为核心的家庭伦理观念
四、多子多福的生育观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委婉语理解中的语用充实[J]. 刘平,刘会英.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9(06)
[2]委婉语的语义认知范畴研究[J]. 邹静兰.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9(11)
[3]男尊女卑观念在汉语言中的镜像反映[J]. 景瑶,南宏宇.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9(06)
[4]汉语委婉语的语用阐释[J]. 钱春梅,傅友相. 贺州学院学报. 2009(01)
[5]中国古代死亡婉语映射的社会人文观念[J]. 李军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6]英语委婉语的特点[J]. 冀慧颖.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8(S1)
[7]小议言语交际的得体原则[J]. 陈花.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7(11)
[8]汉语委婉语语用特征探析[J]. 刘杰.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6(S2)
[9]汉语死亡委婉语的文化解读[J]. 孙向华.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1)
[10]试论汉魏六朝碑刻同根委婉语[J]. 王盛婷.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2)
硕士论文
[1]《红楼梦》委婉语研究[D]. 王尽爱.山东大学 2009
[2]汉语死亡委婉语研究[D]. 陈花.湘潭大学 2008
[3]政治委婉语:分类、机制及原则[D]. 葛新新.吉林大学 2006
[4]《左传》行人辞令中委婉语研究[D]. 宋丽琴.河北大学 2005
[5]《战国策》中的委婉语研究[D]. 宋晓岩.延边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064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406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