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结式“V穿”及其相关格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8 04:08
本文基于大规模语料库,以“V穿”格式为对象进行研究,由绪论、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主要阐述本文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目标及拟采用的理论、方法、语料等。第二章主要从语义的方面对“V穿”结构中的“穿”进行分析,全面介绍了“穿”的语义类型,分析了意义不同的“V穿”结构中“V”的语义特征,并对话语标记“V穿2b”从主观性和句法表现上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第三章从句法角度对“V穿”进行分析,描述了“V穿”在句子中可以充当的句法成分,可以进入的句式,以及区别于一般动结式的特征。得出动结式“V穿”不仅可以充当谓语和定语,还可以充当状语,并且可以再接补语。另外,“V穿”在进入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时候,与一般动结式也有所不同,主要是其后可以再接宾语。第四章对“V穿”的发展和演变进行了历时的分析,得出动结式“V穿”的形成时间萌芽于唐五代,到明清时期得到了成熟。运用语法化原理对“V穿”形成的动因和机制进行了解释。第五章主要从句法和语义两个方面,对“V穿”、“V透”和“V破”进行了比较。在句法发面,它们主要表现为与动态助词“着、了、过”、某些副词、能愿动词、量词的组合能力各不相同以及它们本身的扩展能力上。...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概况
1.2.1 对动结式的共时研究
1.2.2 对动结式的历时研究
1.2.3 对"V穿"的个案研究
1.3 解决问题拟采用的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
1.3.1 解决问题拟采用的理论、方法
1.3.2 语料来源
第二章 动结式"V穿"的语义分析
2.1 "穿"的语义分类及"V"的语义特征
2.1.1 "穿_1"及"V_1"的语义特征
2.1.2 "穿_2"及"V_2"的语义特征
2.2 "穿_1"与"穿_2"的语义交叉现象
2.2.1 "穿_1"与"穿_(2a)"的语义交叉现象
2.2.2 "穿_2"内部的语义交叉现象
2.3 "V穿_1"和"V穿_2"所带宾语的不同
2.4 "V穿_(2b)"的话题功能
2.4.1 "V穿_(2b)"的主观化
2.4.2 "V穿_(2b)"作为话语标记
2.5 小结
第三章 动结式"V穿"的句法分析
3.1 "V穿"的句法功能
3.1.1 "V穿"主要作谓语或谓语中心
3.1.2 "V穿"可以做定语
3.1.3 "V穿"可以做状语
3.1.4 动结式"V穿"可以再接补语
3.2 "V穿"可以出现的句式
3.2.1 "V穿"可以出现于一般主谓句
3.2.2 "V穿"可以出现于把字句
3.2.3 "V穿"可以出现于被字句
3.3 小结
第四章 动结式"V穿"的历时演变
4.1 "V穿"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轨迹
4.1.1 先秦时期——"穿"单独使用时期
4.1.2 两汉至六朝时期——"V穿"连动式的出现
4.1.3 隋唐五代时期——"V穿"结构的萌芽期
4.1.4 宋元时期——"V穿"结构的形成时期
4.1.5 明清及以后时期——"V穿"结构的成熟时期
4.2 动结式"V穿"的语法化机制与动因
4.2.1 汉语双音化趋势对动结式"V穿"形成的影响
4.2.2 动补融合的句法环境对动结式"V穿"形成的影响
4.2.3 语义相关性对动结式"V穿"形成的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V穿"和"V透"、"V破"的比较
5.1 "V穿"、"V透"和"V破"的句法比较
5.1.1 "V穿"、"V透"和"V破"与动态助词的组合能力
5.1.2 "V穿"、"V透"和"V破"与某些副词的组合能力
5.1.3 "V穿"、"V透"和"V破"与能愿动词的组合能力
5.1.4 "V穿"、"V透"和"V破"与量词的组合能力
5.1.5 "V穿"、"V透"和"V破"的扩展能力
5.2 "V穿"与"V透"的语义比较
5.2.1 "V穿"与"V透"结构在语义上的相同之处
5.2.2 "V穿"与"V透"结构在语义上的不同之处
5.2.3 "V穿"与"V透"中"V"的比较
5.3 "V穿"与"V破"的语义比较
5.3.1 "V穿"与"V破"结构在语义上的相同之处
5.3.2 "V穿"与"V破"结构在语义上的不同之处
5.3.3 "V穿"与"V破"中"V"的比较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音述宾结果补语“动结式”初探——兼论韵律运作、词语整合与动结式的生成[J]. 吴为善,吴怀成. 中国语文. 2008(06)
[2]“说、想、看”的主观化及其诱因[J]. 姚占龙.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8(05)
[3]动结式致事的类型、语义性质及其句法表现[J]. 施春宏. 世界汉语教学. 2007(02)
[4]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J]. 董秀芳. 世界汉语教学. 2007(01)
[5]试论动结式的三种宾语[J]. 黄晓琴. 汉语学报. 2006(03)
[6]动结式的配价层级及其歧价现象[J]. 施春宏.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6(04)
[7]动结式组构的成分及其关系探讨[J]. 刘街生. 语言研究. 2006(02)
[8]动结式的语义关系与句式变换[J]. 黄晓琴. 语言文字应用. 2005(S1)
[9]动结式的早期形式及其判定标准[J]. 胡敕瑞. 中国语文. 2005(03)
[10]“把”字句的致使性解释[J]. 叶向阳. 世界汉语教学. 2004(02)
硕士论文
[1]现代汉语“X+透”结构研究[D]. 范雨静.上海师范大学 2009
[2]多层补语研究初探[D]. 杨杏红.上海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11213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概况
1.2.1 对动结式的共时研究
1.2.2 对动结式的历时研究
1.2.3 对"V穿"的个案研究
1.3 解决问题拟采用的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
1.3.1 解决问题拟采用的理论、方法
1.3.2 语料来源
第二章 动结式"V穿"的语义分析
2.1 "穿"的语义分类及"V"的语义特征
2.1.1 "穿_1"及"V_1"的语义特征
2.1.2 "穿_2"及"V_2"的语义特征
2.2 "穿_1"与"穿_2"的语义交叉现象
2.2.1 "穿_1"与"穿_(2a)"的语义交叉现象
2.2.2 "穿_2"内部的语义交叉现象
2.3 "V穿_1"和"V穿_2"所带宾语的不同
2.4 "V穿_(2b)"的话题功能
2.4.1 "V穿_(2b)"的主观化
2.4.2 "V穿_(2b)"作为话语标记
2.5 小结
第三章 动结式"V穿"的句法分析
3.1 "V穿"的句法功能
3.1.1 "V穿"主要作谓语或谓语中心
3.1.2 "V穿"可以做定语
3.1.3 "V穿"可以做状语
3.1.4 动结式"V穿"可以再接补语
3.2 "V穿"可以出现的句式
3.2.1 "V穿"可以出现于一般主谓句
3.2.2 "V穿"可以出现于把字句
3.2.3 "V穿"可以出现于被字句
3.3 小结
第四章 动结式"V穿"的历时演变
4.1 "V穿"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轨迹
4.1.1 先秦时期——"穿"单独使用时期
4.1.2 两汉至六朝时期——"V穿"连动式的出现
4.1.3 隋唐五代时期——"V穿"结构的萌芽期
4.1.4 宋元时期——"V穿"结构的形成时期
4.1.5 明清及以后时期——"V穿"结构的成熟时期
4.2 动结式"V穿"的语法化机制与动因
4.2.1 汉语双音化趋势对动结式"V穿"形成的影响
4.2.2 动补融合的句法环境对动结式"V穿"形成的影响
4.2.3 语义相关性对动结式"V穿"形成的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V穿"和"V透"、"V破"的比较
5.1 "V穿"、"V透"和"V破"的句法比较
5.1.1 "V穿"、"V透"和"V破"与动态助词的组合能力
5.1.2 "V穿"、"V透"和"V破"与某些副词的组合能力
5.1.3 "V穿"、"V透"和"V破"与能愿动词的组合能力
5.1.4 "V穿"、"V透"和"V破"与量词的组合能力
5.1.5 "V穿"、"V透"和"V破"的扩展能力
5.2 "V穿"与"V透"的语义比较
5.2.1 "V穿"与"V透"结构在语义上的相同之处
5.2.2 "V穿"与"V透"结构在语义上的不同之处
5.2.3 "V穿"与"V透"中"V"的比较
5.3 "V穿"与"V破"的语义比较
5.3.1 "V穿"与"V破"结构在语义上的相同之处
5.3.2 "V穿"与"V破"结构在语义上的不同之处
5.3.3 "V穿"与"V破"中"V"的比较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音述宾结果补语“动结式”初探——兼论韵律运作、词语整合与动结式的生成[J]. 吴为善,吴怀成. 中国语文. 2008(06)
[2]“说、想、看”的主观化及其诱因[J]. 姚占龙.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8(05)
[3]动结式致事的类型、语义性质及其句法表现[J]. 施春宏. 世界汉语教学. 2007(02)
[4]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J]. 董秀芳. 世界汉语教学. 2007(01)
[5]试论动结式的三种宾语[J]. 黄晓琴. 汉语学报. 2006(03)
[6]动结式的配价层级及其歧价现象[J]. 施春宏.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6(04)
[7]动结式组构的成分及其关系探讨[J]. 刘街生. 语言研究. 2006(02)
[8]动结式的语义关系与句式变换[J]. 黄晓琴. 语言文字应用. 2005(S1)
[9]动结式的早期形式及其判定标准[J]. 胡敕瑞. 中国语文. 2005(03)
[10]“把”字句的致使性解释[J]. 叶向阳. 世界汉语教学. 2004(02)
硕士论文
[1]现代汉语“X+透”结构研究[D]. 范雨静.上海师范大学 2009
[2]多层补语研究初探[D]. 杨杏红.上海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11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411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