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悦然小说中的比喻修辞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9 14:12
张悦然从高中时期开始小说创作,至今已发表了三篇长篇小说及几十篇短篇小说,在本论文中,将搜集张悦然2009年之前(包括2009年)的小说为研究材料,通过对张悦然小说的阅读和整理,发现其在运用比喻时的特点,充分利用书面文本及电子文本进行数据统计,并详细研究。通过分析,可以看到,张悦然的小说具有优美华丽、忧伤冷酷以及神秘、充满童话般幻想的特点,本论文通过对这些特点的分析,分别从本体、喻体、喻词及本喻体间关系这几个方面研究张悦然小说比喻的特点。在选择比喻本体时,我们通过对张悦然比喻本体选择的统计,分析出其在本体选择上喜欢使用具体的人物和事物,概念本体所占比率则相对较少。从对比喻本体选择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张悦然比喻本体的特点:具象性、表情性。而张悦然比喻本体繁复的结构则又使得本体具有了繁复性。在选择比喻喻体时,通过对喻体的统计,发现张悦然的喻体都集中于具体的自然界事物和社会事物。在自然界事物中又以柔美的自然界动植物为主,其中花类所占比率相对较高,社会事物中,生活用品所占比率较高。而抽象概念则较少。从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张悦然小说喻体的特点为:柔美性、华丽性、世俗性。在选择比喻喻词时,通过对张...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思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思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语料
1.5 研究范围
1.6 研究方法
第2章 张悦然小说比喻修辞的本体研究
2.1 比喻本体的选择
2.1.1 人物本体
2.1.2 事物本体
2.1.3 概念本体
2.2 比喻本体的特点
2.2.1 具象性
2.2.2 表情性
2.2.3 繁复性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张悦然小说比喻修辞的喻体研究
3.1 比喻喻体的选择
3.1.1 人物喻体
3.1.2 事物喻体
3.1.3 概念喻体
3.2 比喻喻体的特点
3.2.1 柔美性
3.2.2 华丽性
3.2.3 世俗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张悦然小说比喻修辞中喻词的研究
4.1 比喻喻词的选择
4.1.1 像类
4.1.2 如类
4.1.3 仿佛类
4.1.4 是类
4.1.5 像是类
4.2 比喻喻词的特点
4.2.1 鲜明性
4.2.2 口语性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张悦然小说比喻修辞的本体喻体关系研究
5.1 本体喻体色彩的转换
5.2 本体喻体具体与抽象的转换
5.3 本体喻体社会与自然的转换
5.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谢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谈比喻辞格四元素对审美张力的影响[J]. 冯广艺,加晓昕.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2]“郁美之城”的三重缺失——我读张悦然[J]. 杨雪. 文艺评论. 2008(06)
[3]张悦然小说的修辞艺术论析[J]. 王冬静. 湖北社会科学. 2008(07)
[4]张悦然的女性青春写作[J]. 张文东. 文艺争鸣. 2008(02)
[5]张悦然:她的文字比她还要柔情[J]. 谦谦. 中国信用卡. 2007(21)
[6]在历史与幻境之间——评张悦然的长篇小说《誓鸟》[J]. 江冰. 小说评论. 2007(04)
[7]幻想是一种有魔力的资源——张悦然小说中幻想与“酷虐文化”的互证关系[J]. 徐妍. 南方文坛. 2007(04)
[8]极端,酷冷的青春写作——论“80后”作家张悦然[J]. 明丽丽. 今日湖北(理论版). 2007(02)
[9]青春的落落花开——论张悦然小说创作中的心理情结[J]. 张彩荣. 当代文坛. 2007(02)
[10]张悦然:没有人给我们一条救命的绳索[J]. 罗雪挥,刘芳. 中国新闻周刊. 2006(27)
本文编号:3426545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思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思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语料
1.5 研究范围
1.6 研究方法
第2章 张悦然小说比喻修辞的本体研究
2.1 比喻本体的选择
2.1.1 人物本体
2.1.2 事物本体
2.1.3 概念本体
2.2 比喻本体的特点
2.2.1 具象性
2.2.2 表情性
2.2.3 繁复性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张悦然小说比喻修辞的喻体研究
3.1 比喻喻体的选择
3.1.1 人物喻体
3.1.2 事物喻体
3.1.3 概念喻体
3.2 比喻喻体的特点
3.2.1 柔美性
3.2.2 华丽性
3.2.3 世俗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张悦然小说比喻修辞中喻词的研究
4.1 比喻喻词的选择
4.1.1 像类
4.1.2 如类
4.1.3 仿佛类
4.1.4 是类
4.1.5 像是类
4.2 比喻喻词的特点
4.2.1 鲜明性
4.2.2 口语性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张悦然小说比喻修辞的本体喻体关系研究
5.1 本体喻体色彩的转换
5.2 本体喻体具体与抽象的转换
5.3 本体喻体社会与自然的转换
5.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谢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谈比喻辞格四元素对审美张力的影响[J]. 冯广艺,加晓昕.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2]“郁美之城”的三重缺失——我读张悦然[J]. 杨雪. 文艺评论. 2008(06)
[3]张悦然小说的修辞艺术论析[J]. 王冬静. 湖北社会科学. 2008(07)
[4]张悦然的女性青春写作[J]. 张文东. 文艺争鸣. 2008(02)
[5]张悦然:她的文字比她还要柔情[J]. 谦谦. 中国信用卡. 2007(21)
[6]在历史与幻境之间——评张悦然的长篇小说《誓鸟》[J]. 江冰. 小说评论. 2007(04)
[7]幻想是一种有魔力的资源——张悦然小说中幻想与“酷虐文化”的互证关系[J]. 徐妍. 南方文坛. 2007(04)
[8]极端,酷冷的青春写作——论“80后”作家张悦然[J]. 明丽丽. 今日湖北(理论版). 2007(02)
[9]青春的落落花开——论张悦然小说创作中的心理情结[J]. 张彩荣. 当代文坛. 2007(02)
[10]张悦然:没有人给我们一条救命的绳索[J]. 罗雪挥,刘芳. 中国新闻周刊. 2006(27)
本文编号:3426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426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