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多模态语篇的评价研究:过去、现在与未来

发布时间:2021-10-10 04:01
  传统的评价研究主要针对语言语篇,多模态语篇的评价研究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本文针对国内近20年来多模态语篇的评价研究情况,从研究现状、研究路径、存在的问题和展望四个方面展开讨论。近20年来国内多模态语篇的评价研究主要涉及三大议题,即多模态评价框架建构、多模态语篇实例分析和评价研究述评。近20年来国内多模态评价分析有两大路径,即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路径和认知语言学研究路径。两大路径所使用的具体理论主要为评价理论、视觉语法、多模态隐喻和认知评价理论。目前国内对于多模态语篇的评价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理论模型、语境层面、研究对象和方法诸方面存在局限性。文章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文章来源】: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43(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引言
2.研究现状
    2.1 研究方法和量化统计
    2.2 主要议题
        2.2.1 理论建构
        2.2.2 实例分析
        2.2.3 研究述评
3.研究路径
    3.1 系统功能语言学评价路径
        3.1.1 语言的评价分析路径
        3.1.2 非语言的评价分析路径
        3.1.3 模态间关系分析路径
    3.2 认知语言学评价路径
        3.2.1 基于多模态隐喻的评价路径
        3.2.2 基于认知评价的路径
4.多模态语篇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4.1 理论方面的问题
    4.2 语境方面的问题
    4.3 研究对象和方法的问题
5.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希望的话语:国内积极话语分析研究述评[J]. 杨林秀,赵浩.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2]会话分析视角下的多模态协同研究[J]. 靳晟.  中国外语. 2017(06)
[3]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综论(2003—2017)——以CSSCI来源期刊发表成果为考察对象[J]. 潘艳艳,李战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4]多模态语篇分析的基本问题探讨[J]. 冯德正.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03)
[5]多模态历史教科书中评价语义的图文双重建构[J]. 石春煦,王振华.  当代外语研究. 2015(09)
[6]态度意义的多模态建构——基于认知评价理论的分析模式[J]. 冯德正,亓玉杰.  现代外语. 2014(05)
[7]Martin评价理论的国内文献综述[J]. 刘兴兵.  英语研究. 2014(02)
[8]符号重构视角下的图像复合体功能分析——以英语沙龙杂志为例[J]. 陈树坤.  外国语文. 2014(01)
[9]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双重视角——社会符号观与概念隐喻观的连接与互补[J]. 张德禄,郭恩华.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3(03)
[10]中国评价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徐玉臣.  外语教学. 2013(03)

硕士论文
[1]论评价理论和多模态互动理论对政治语篇人际意义的构建[D]. 裴少文.北京交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276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4276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b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