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汉语》中、高级教材中的修辞格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4 12:50
本文以《发展汉语》中、高级四册教材为例研究对外汉语教材的修辞格。依据陈望道先生的辞格分类法,统计了教材中各类辞格的使用情况,并就三个高频辞格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以及研究出现这种情况的深层次文化因素,进而对现行对《发展汉语》中、高级四册教材作出评价并提出一些建议。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法、统计法以及归纳法进行研究。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回顾了对外汉语修辞学及对外汉语修辞格教学的研究现状;通过对《发展汉语》中、高级四册教材修辞格使用情况的统计,归纳出几个高频修辞格,并从结论深处挖掘出现这种情况的文化因素。最后,指出现行教材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缘由
1.2 对外汉语教学中修辞格研究现状
1.3 有关对外汉语教材研究
1.4 研究价值以及方法
第2章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修辞格教学
2.1 修辞与修辞格
2.2 辞格的分类
2.3 修辞格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作用
第3章 《发展汉语》中、高级教材修辞格分布
3.1 《发展汉语》
3.2 教材中的辞格类型
3.3 教材中各小类辞格的分布情况
3.4 《发展汉语》中、高级教材修辞格内容的分布
3.5 《发展汉语》中、高级教材辞格分布数据分析
第4章 《发展汉语》中、高级教材的几个高频辞格
4.1 比喻
4.2 引用
4.3 反问
第5章 从高频辞格看对外汉语教材《发展汉语》的背景文化
5.1 教材中辞格所体现的和谐的汉民族传统观念
5.2 教材中辞格所体现的含蓄委婉地传统观念
5.3 对外汉语教学中要重视修辞格教学
第6章 教材辞格状况综合评价、编排建议
6.1 综合评价
6.2 对外汉语教材《发展汉语》辞格知识编排建议
6.3 教师在修辞教学中可以采取的一些教学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注释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传统文化心理与汉语修辞格的关系[J]. 李宏伟,由杨.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2]写作中的隐喻思维研究[J]. 胡文芝.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12)
[3]英汉辞格差异与教学[J]. 袁素卓,李东.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4]汉语辞格中的民俗色彩[J]. 贺华. 湖南教育. 2005(23)
[5]对外汉语教学中修辞教学与修辞能力的培养——第二届对外汉语修辞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侯友兰.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5(03)
[6]二十世纪汉语辞格研究[J]. 王希杰.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 2005(01)
[7]修辞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 肖莉. 修辞学习. 2004(05)
[8]简论以修辞为纲的对外汉语教学理念[J]. 陈汝东.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4(02)
[9]辞格中的文化[J]. 李少丹.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1)
[10]试论修辞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J]. 杨德峰. 修辞学习. 2001(06)
本文编号:3455317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缘由
1.2 对外汉语教学中修辞格研究现状
1.3 有关对外汉语教材研究
1.4 研究价值以及方法
第2章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修辞格教学
2.1 修辞与修辞格
2.2 辞格的分类
2.3 修辞格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作用
第3章 《发展汉语》中、高级教材修辞格分布
3.1 《发展汉语》
3.2 教材中的辞格类型
3.3 教材中各小类辞格的分布情况
3.4 《发展汉语》中、高级教材修辞格内容的分布
3.5 《发展汉语》中、高级教材辞格分布数据分析
第4章 《发展汉语》中、高级教材的几个高频辞格
4.1 比喻
4.2 引用
4.3 反问
第5章 从高频辞格看对外汉语教材《发展汉语》的背景文化
5.1 教材中辞格所体现的和谐的汉民族传统观念
5.2 教材中辞格所体现的含蓄委婉地传统观念
5.3 对外汉语教学中要重视修辞格教学
第6章 教材辞格状况综合评价、编排建议
6.1 综合评价
6.2 对外汉语教材《发展汉语》辞格知识编排建议
6.3 教师在修辞教学中可以采取的一些教学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注释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传统文化心理与汉语修辞格的关系[J]. 李宏伟,由杨.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2]写作中的隐喻思维研究[J]. 胡文芝.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12)
[3]英汉辞格差异与教学[J]. 袁素卓,李东.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4]汉语辞格中的民俗色彩[J]. 贺华. 湖南教育. 2005(23)
[5]对外汉语教学中修辞教学与修辞能力的培养——第二届对外汉语修辞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侯友兰.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5(03)
[6]二十世纪汉语辞格研究[J]. 王希杰.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 2005(01)
[7]修辞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 肖莉. 修辞学习. 2004(05)
[8]简论以修辞为纲的对外汉语教学理念[J]. 陈汝东.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4(02)
[9]辞格中的文化[J]. 李少丹.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1)
[10]试论修辞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J]. 杨德峰. 修辞学习. 2001(06)
本文编号:34553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455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