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常叙先生的古文字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1 09:16
孙常叙(1908-1994)先生的古文字研究打破了自秦汉以来古文字研究的藩篱,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语言学为指导,以词和字的对立统一关系为指导的新的文字科学。《孙常叙古文字论文集》收录论文21篇,是先生古文字学术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其中很多理论研究与学术实践方法独特,见解独到,纠前人研究之不足,开后世研究之新风,在汉语研究史上具有开拓之功,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学界所赞誉。对孙常叙先生学术成就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后人借鉴其理论成果,掌握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推动古文字学的发展。当前,关于孙常叙学术成就的研究论文不是很多,现有的文章只是对先生的文字理论进行了简单的概述,缺乏较系统较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试图对其古文字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对其研究方法进行总结,便于我们对孙常叙先生的学术成就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本文的大体框架为:引言部分介绍本文研究现状、目的、方法以及研究范围;第一部分介绍孙常叙学术生涯及文字学著述;第二部分研究孙常叙先生文字理论,包括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新的文字科学的建立;第三部分深入分析孙常叙古文字学成就,主要包括文字的考释方法;第四部分是汉字形体流变图谱以及孙常叙语言文字理...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本文的研究现状与意义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孙常叙先生生平及其古文字学术成就
一、孙常叙先生生平介绍
二、孙常叙文字学著作概述
第二章 孙常叙先生的文字理论
一、汉字起源理论
(一) 关于汉字起源的早期推测
(二) 汉字起源于图画文字说
二、汉字发展演变理论
(一) 汉字发展演变的原因
(二) 假借的作用
三、新的文字科学的建立
(一) 传统的汉字结构研究
(二) 汉语词汇书写形式学
第三章 孙常叙先生学术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马克思语言学对其学术理论的影响
二、孙常叙考证文字的方法
(一) 据形考证文字
(二) 根据古代文献释字
(三) 根据古代音韵释字
(四) 从辞句推断词义,从古音知识定字
第四章 创建汉字流变图谱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纪念孙常叙《汉语词汇》出版50周年[J]. 武占坤,马国凡. 汉字文化. 2008(06)
[2]勤奋创新 为人师表[J]. 孙屏. 汉字文化. 2008(06)
[3]《汉语词汇》的贡献与词汇学的新进展[J]. 张志毅. 汉字文化. 2008(06)
[4]丰碑长在 清芬靡忒——孙常叙先生的古文字学研究成就[J]. 张世超. 汉字文化. 2008(06)
[5]纪念我们的导师孙晓野先生[J]. 武占坤,马国凡. 汉字文化. 2006(03)
[6]“六书”理论在当代的发展——兼评王宁先生的汉字构形理论[J]. 郑振峰.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3)
[7]20世纪汉字结构类型理论的新发展——以“三书说”和“新六书说”为例[J]. 林志强.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3)
[8]论汉字的造字方法[J]. 李万福. 古汉语研究. 2001(02)
[9]汉字造字理论新说[J]. 梁光华.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1(01)
[10]治先秦典籍考殷周古文实事──写在《孙常叙古文字学论集》之后[J]. 孙屏.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9(04)
本文编号:3488598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本文的研究现状与意义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孙常叙先生生平及其古文字学术成就
一、孙常叙先生生平介绍
二、孙常叙文字学著作概述
第二章 孙常叙先生的文字理论
一、汉字起源理论
(一) 关于汉字起源的早期推测
(二) 汉字起源于图画文字说
二、汉字发展演变理论
(一) 汉字发展演变的原因
(二) 假借的作用
三、新的文字科学的建立
(一) 传统的汉字结构研究
(二) 汉语词汇书写形式学
第三章 孙常叙先生学术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马克思语言学对其学术理论的影响
二、孙常叙考证文字的方法
(一) 据形考证文字
(二) 根据古代文献释字
(三) 根据古代音韵释字
(四) 从辞句推断词义,从古音知识定字
第四章 创建汉字流变图谱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纪念孙常叙《汉语词汇》出版50周年[J]. 武占坤,马国凡. 汉字文化. 2008(06)
[2]勤奋创新 为人师表[J]. 孙屏. 汉字文化. 2008(06)
[3]《汉语词汇》的贡献与词汇学的新进展[J]. 张志毅. 汉字文化. 2008(06)
[4]丰碑长在 清芬靡忒——孙常叙先生的古文字学研究成就[J]. 张世超. 汉字文化. 2008(06)
[5]纪念我们的导师孙晓野先生[J]. 武占坤,马国凡. 汉字文化. 2006(03)
[6]“六书”理论在当代的发展——兼评王宁先生的汉字构形理论[J]. 郑振峰.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3)
[7]20世纪汉字结构类型理论的新发展——以“三书说”和“新六书说”为例[J]. 林志强.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3)
[8]论汉字的造字方法[J]. 李万福. 古汉语研究. 2001(02)
[9]汉字造字理论新说[J]. 梁光华.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1(01)
[10]治先秦典籍考殷周古文实事──写在《孙常叙古文字学论集》之后[J]. 孙屏.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9(04)
本文编号:3488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488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