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论虚构对象和虚构话语

发布时间:2021-11-20 07:00
  国内外对虚构对象和虚构话语的研究方兴未艾,值得进一步梳理、总结和探究。这篇论文研究的目的是在充分总结前人对虚构对象和虚构话语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理解。文章大致遵循追溯历史、总结反思的研究思路。采用比较研究法和多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虚构理论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概括,论文总体上采用先总后分的研究方式,先从总体上概括勾画研究的框架和议题,然后对每个分议题展开详细的探讨。该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通过探讨虚构对于哲学、逻辑哲学以及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作用,丰富和发展了虚构理论。实践意义在于对虚构专名指称和涵义存在合理性的辩护中,提高了虚构作品创作的有效性。这篇论文回顾了虚构问题研究在哲学史上地位的变迁,阐述了虚构问题的语言哲学研究在当代对哲学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哲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意义。对于虚构名称的指称问题,本研究支持温和实在论者的观点:名称不仅可以指称现实世界对象,也可以指称小说世界或人们观念世界对象。对虚构专名和通名的指称与涵义的语义和语用分析表明,虚构的专名和通名都有指称和涵义,它们的指称是指语言符号与特定虚构对象之间建立的一种直接联系。文学作品中的虚构,包括专名和通名的指称来自于作者的... 

【文章来源】:燕山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课题研究的内容
        1.3.2 课题研究的方法
第2章 虚构研究的理论框架
    2.1 虚构的概念界定
        2.1.1 虚构的词源
        2.1.2 虚构与想象
        2.1.3 虚构对象与虚构实体
    2.2 虚构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名称意义描述论和名称意义因果论
        2.2.2 语言研究的两种方法:语义法和语用法
        2.2.3 虚构对象的实在论和反实在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虚构在哲学话语中的变迁
    3.1 否定虚构的哲学价值
        3.1.1 早期哲学家的批判
        3.1.2 经验主义与实证主义哲学家的批判
        3.1.3 虚构作为假象:弗兰西斯·培根的批判
    3.2 肯定虚构的哲学价值
        3.2.1 虚构作为模态:耶利米·边沁的肯定
        3.2.2 虚构作为一种先验的探索:汉斯·费英格的“仿佛”哲学
        3.2.3 虚构作为差别:纳尔逊·古德曼的构成主义
    3.3 虚构问题的研究价值
        3.3.1 影响“存在”一词的逻辑定位
        3.3.2 引领语言学的最新发展
        3.3.3 推动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虚构名称的意义分析
    4.1 虚构专名的语义分析
        4.1.1 虚构专名的指称——特殊的抽象实体
        4.1.2 虚构专名的涵义的获得与意向性
        4.1.3 从分析虚构专名语义意义看意义指称论与观念论
    4.2 虚构专名的语用分析
        4.2.1 不同用法的虚构专名意义不同
        4.2.2 虚构专名的命名与必然性
        4.2.3 从分析虚构专名语用意义看描述论和因果论的互补
    4.3 虚构通名的意义分析
        4.3.1 虚构通名的指称和涵义
        4.3.2 基于描述论和因果论解释科学理论名称的指称和涵义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虚构话语的意义分析
    5.1 虚构话语的语义分析
        5.1.1 “虚构话语”和“虚构语句”的概念比较
        5.1.2 弗雷格关于虚构话语的指称和涵义的观点
        5.1.3 以利科的隐喻性指称为虚构话语的指称辩护
    5.2 虚构话语的语用分析
        5.2.1 言语行为分析
        5.2.2 意向性分析
        5.2.3 交际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塞尔虚构理论视域下的虚构话语意义探究[J]. 田洁.  大众文艺. 2018(15)
[2]科学虚构主义:缘起、内涵与特点[J]. 李元明.  哲学分析. 2017(06)
[3]克里普克的虚构名称理论[J]. 彭杉杉.  河南社会科学. 2017(04)
[4]论虚构专名的意义[J]. 刘叶涛,孟令芳.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5]虚构名称的涵义与意向性[J]. 刘琼.  外语教育. 2012(00)
[6]虚构对象实在论的语义辩护[J]. 徐敏.  世界哲学. 2011(04)
[7]《红楼梦》人名拾趣[J].   广西教育. 2007(Z3)
[8]言语行为理论与虚构话语研究[J]. 余素青.  上海电机学院学报. 2006(01)
[9]虚构话语:言语行为和非交际性[J]. 谢晓河,余素青.  外语研究. 2005(03)
[10]意向性与意义理解——从言语行为论的视角看[J]. 刘龙根.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02)

硕士论文
[1]试析塞尔的言语行为与指称论[D]. 黄楚芬.西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068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5068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6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