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移植的生命存续——“生生之谓译”的生态翻译学新解
发布时间:2022-01-03 11:47
生态翻译学的标志性特征之一,在于它以"翻译即文本移植"的思维方式来把握"文本生命"的诞生、生长与存续、发展,并使"文本移植"与"文本生命"的内在关联形成了"转生再生、生生与共"的生态思维范式,从而呈现出翻译作为一种生命形态行为的本质特征。基于文本移植与文本生命的交互融合,生态翻译学将"生"和"生生"视为其生态思维范式的典型特征,以此揭示文本移植的生命法则,把握文本生命的本质和其最基本的存在方式:"生生之谓译"。文章指出,"生生之谓译"为诠释翻译活动的本质提供了一个"古智今用"的全新理念,既深化了我们对生态翻译的理解和认识,又扩展了生态翻译学的研究内容与方式,因而也有助于提升生态翻译学的可解释性和理论价值。
【文章来源】:中国翻译. 2020,41(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翻译即文本移植”的研究定位
(一)“移植”概念的应用
(二)“翻译即文本移植”的基本内涵
(三)文本移植:一种生命形态行为
二、文本生命的“生”之意蕴
三、“生生之谓译”的生态翻译学新解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翻译学的“四生”理念——胡庚申教授访谈[J]. 胡庚申,孟凡君,蒋骁华,边立红,李素文. 鄱阳湖学刊. 2019(06)
[2]翻译研究“生态范式”的理论建构[J]. 胡庚申. 中国翻译. 2019(04)
[3]复译与文本新生命的生成——以《魔戒》汉译为例[J]. 陈嘉琨,刘云虹. 外语教学. 2019(03)
[4]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译学理论建构[J]. 蓝红军. 中国翻译. 2018(06)
[5]翻译定位与翻译成长性——中国文学外译语境下的多元系统论再思考[J]. 刘云虹.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8(04)
[6]“生机”视域下的机体哲学探究[J]. 蒋谦.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8(02)
[7]从《周易》的阴阳之道看翻译的生命之旅[J]. 陈东成. 外语学刊. 2017(06)
[8]试论文学翻译的生成性[J]. 刘云虹.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7(04)
[9]中国古代哲学是生态哲学——蒙培元先生的生态哲学观[J]. 余谋昌. 鄱阳湖学刊. 2016(05)
[10]生态文学与生态翻译学:解构与建构[J]. 王宁. 中国翻译. 2011(02)
本文编号:3566221
【文章来源】:中国翻译. 2020,41(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翻译即文本移植”的研究定位
(一)“移植”概念的应用
(二)“翻译即文本移植”的基本内涵
(三)文本移植:一种生命形态行为
二、文本生命的“生”之意蕴
三、“生生之谓译”的生态翻译学新解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翻译学的“四生”理念——胡庚申教授访谈[J]. 胡庚申,孟凡君,蒋骁华,边立红,李素文. 鄱阳湖学刊. 2019(06)
[2]翻译研究“生态范式”的理论建构[J]. 胡庚申. 中国翻译. 2019(04)
[3]复译与文本新生命的生成——以《魔戒》汉译为例[J]. 陈嘉琨,刘云虹. 外语教学. 2019(03)
[4]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译学理论建构[J]. 蓝红军. 中国翻译. 2018(06)
[5]翻译定位与翻译成长性——中国文学外译语境下的多元系统论再思考[J]. 刘云虹.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8(04)
[6]“生机”视域下的机体哲学探究[J]. 蒋谦.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8(02)
[7]从《周易》的阴阳之道看翻译的生命之旅[J]. 陈东成. 外语学刊. 2017(06)
[8]试论文学翻译的生成性[J]. 刘云虹.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7(04)
[9]中国古代哲学是生态哲学——蒙培元先生的生态哲学观[J]. 余谋昌. 鄱阳湖学刊. 2016(05)
[10]生态文学与生态翻译学:解构与建构[J]. 王宁. 中国翻译. 2011(02)
本文编号:3566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566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