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义混词及其组块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3 19:58
  由于意义分辨不清而发生混淆的词,即义混词,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本文在前人对易混淆词的研究的基础上,对义混词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主张采用组块的方法进行教学。本文首先对义混词进行了界定,通过对《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中的1200个HSK四级词汇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进行错词检索并整理后,归纳出义混词在音节数、语素、词性三方面的主要特点。基于意义上的远近,我们将义混词划分为语义相近型与语义相关型两大类,并从语言和教学两个层面对义混词的成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主要是汉语自身特点、母语负迁移、释词不科学、练习与纠错环节的缺失、学生自身原因等几方面。针对上述成因,我们提出了组块教学的设想,即通过组块教学促进学生对义混词的理解和掌握。本文对组块的形式与原则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同时对组块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了详细探讨,包括义混词组块教学的环节设置、课堂教学策略、学习及教材编写策略等。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缘起
        0.1.2 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易混淆词的定义与分类方面的研究
        0.2.2 关于易混淆词辨析方法的研究
        0.2.3 关于易混淆词教学策略的研究
        0.2.4 与易混淆词有关的细类研究
    0.3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0.4 语料来源
第一章 义混词的范围与特点
    1.1 义混词的范围
    1.2 义混词的特点
        1.2.1 音节数量特点
        1.2.2 语素特点
        1.2.3 词性特点
第二章 义混词的类型与成因
    2.1 义混词的类型
        2.1.1 语义相近型
        2.1.2 语义相关型
    2.2 义混词的成因
        2.2.1 语言层面
        2.2.2 教学层面
第三章 组块的形式与原则
    3.1 组块的界定与形式
        3.1.1 组块的界定
        3.1.2 组块的形式
    3.2 组块的原则
        3.2.1 典型性
        3.2.2 针对性
        3.2.3 经济性
        3.2.4 可输入性
第四章 义混词组块教学的实施策略
    4.1 组块教学的环节设置
        4.1.1 课前准备环节
        4.1.2 课上讲解环节
        4.1.3 课后操练环节
    4.2 课堂教学策略
        4.2.1 注重释词与辨析的准确度
        4.2.2 鼓励学生练习组块
        4.2.3 重视课后纠错
    4.3 学习与教材编写策略
        4.3.1 学习策略
        4.3.2 教材编写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常用义混词表
附录二 含相同语素的义混词表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留学生学习词汇色彩义的偏误及教学策略[J]. 唐付宇.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05)
[2]中介语心理动词混用的调查与分析[J]. 林潞.  海外华文教育. 2017(05)
[3]汉语二语教学中词语混淆的预防与辨析策略[J]. 张博.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7(01)
[4]基于语料库的对外汉语近义词教学[J]. 陆方喆.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6(05)
[5]法语背景学生中级汉语写作中易混词类型初探[J]. 谢红华.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16(02)
[6]五种母语背景CSL学习者路径动词混淆特征及成因分析[J]. 程潇晓.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5(04)
[7]基于语料库对近义形容词的辨析——以“漂亮”和“美丽”为例[J]. 高亚辉.  语文学刊. 2015(11)
[8]学习者语料库在混淆词语研究中的效用评估[J]. 李华.  语言文字应用. 2015(02)
[9]易混淆词辨析词典配例设计研究[J]. 钱旭菁.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5(02)
[10]CSL学习者与语气副词相关的易混淆词研究初探[J]. 刘竹林.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5(02)

博士论文
[1]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语块构建研究[D]. 王文龙.北京大学 2013
[2]基于统计学习的中文组块分析技术研究[D]. 孙广路.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外国汉语学习者能愿动词混淆情况探究[D]. 张楠.山东师范大学 2018
[2]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联合式同素逆序词偏误研究[D]. 杨思颖.安阳师范学院 2018
[3]对外汉语教学中含相同语素的双音节易混淆词分析[D]. 高文佳.四川师范大学 2018
[4]“反而”与“相反”“但是”等反转类词混用偏误研究[D]. 王婧微.吉林大学 2017
[5]对外汉语教学中动名兼类词使用情况研究[D]. 王炯叶.上海师范大学 2017
[6]易混淆词“好”的辨析及教学[D]. 李苑翠.湖南师范大学 2016
[7]含相同语素的双音节易混淆词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王央.湖南师范大学 2016
[8]新HSK四级近义词与易混淆词学习策略及教学建议研究[D]. 郝旭东.西北师范大学 2016
[9]基于“语素分析法”的双音节同素易混词的教学设计[D]. 陈小英.西北师范大学 2016
[10]中高级留学生汉语情态量词的偏误研究[D]. 方颖.扬州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5668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5668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c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