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身体部位词项语义引申的认知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5 12:24
文章在整合的认知理论框架下,从词汇和语法层面,对英汉身体部位词项进行聚类考察。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词多义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受认知机制的主宰,可能出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不同语言的延伸路径异同点共存,是语言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文章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27(0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一词多义研究的文献概述
(一) 传统视角下的一词多义研究
(二) 认知视角的一词多义研究
(三) 认知视角的身体部位词项一词多义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 理论框架
(二)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一) 英汉身体部位词项的共性分析
(二) 英汉身体部位词项个性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语法隐喻与汉语词典自指义项的设立——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 王仁强. 外国语文. 2009(01)
[2]识解操作与名动互转[J]. 何星,孙金华. 外语研究. 2007(02)
[3]认知视野下多义词的词典表征方式[J]. 陈玉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10)
[4]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J]. 李瑛,文旭. 外语教学. 2006(03)
[5]人体词语的认知模式与语义类推[J]. 李树新. 汉字文化. 2004(04)
[6]多义词的认知语义框架与词典使用者的接受视野——探索多义词义项划分和释义的认知语言学模式(一)[J]. 田兵. 现代外语. 2003(04)
[7]谈词尾“手”的虚化[J]. 葛佳才. 语言研究. 2003(02)
[8]多义聚合现象的认知研究[J]. 白解红.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12)
[9]唐五代时期的词尾“头”[J]. 刘慧.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2)
[10]语义范畴与词义演变的认知机制[J]. 赵艳芳,周红.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4)
本文编号:3570342
【文章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27(0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一词多义研究的文献概述
(一) 传统视角下的一词多义研究
(二) 认知视角的一词多义研究
(三) 认知视角的身体部位词项一词多义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 理论框架
(二)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一) 英汉身体部位词项的共性分析
(二) 英汉身体部位词项个性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语法隐喻与汉语词典自指义项的设立——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 王仁强. 外国语文. 2009(01)
[2]识解操作与名动互转[J]. 何星,孙金华. 外语研究. 2007(02)
[3]认知视野下多义词的词典表征方式[J]. 陈玉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10)
[4]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J]. 李瑛,文旭. 外语教学. 2006(03)
[5]人体词语的认知模式与语义类推[J]. 李树新. 汉字文化. 2004(04)
[6]多义词的认知语义框架与词典使用者的接受视野——探索多义词义项划分和释义的认知语言学模式(一)[J]. 田兵. 现代外语. 2003(04)
[7]谈词尾“手”的虚化[J]. 葛佳才. 语言研究. 2003(02)
[8]多义聚合现象的认知研究[J]. 白解红.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12)
[9]唐五代时期的词尾“头”[J]. 刘慧.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2)
[10]语义范畴与词义演变的认知机制[J]. 赵艳芳,周红.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4)
本文编号:35703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570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