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兼类词定量分析及认知解释
发布时间:2022-01-12 08:01
本文对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所有兼类词进行定量研究。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引言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研究目标和方法,详细介绍了研究现状,指出当前兼类问题研究的不足。第二章考察单音节词的兼类现象,从兼类情况看,名动兼类的词数和义项序列数最多;从兼类能力看,动词的本类兼类能力最强,副词的属类兼类能力最强;从兼类率看,介词的多义兼类率和词汇兼类率最高,代词的本类兼类率最高,助词的属类兼类率最高。第三章考察多音节词的兼类现象,从兼类情况看,也是名动兼类的词数和义项序列数最多;从兼类能力看,动词的本类兼类能力最强,动词和名词的属类兼类能力最强;从兼类率看,助词的多义兼类率最高,数词和叹词的本类兼类率最高,量词的属类兼类率最高,介词的词汇兼类率最高。第四章从兼类类型、兼类词数、兼类序列、义项序列、兼类能力、兼类率、兼类对等方面比较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的兼类情况。在兼两类里,所有词类都是单音节词多于多音节词,所有的词类在单音节和多音节中作为本类时,都可以兼属至少一种词类,但作为属类时,只有单音节词才能被所有的词类兼属。第五章从词义引申、词类活用、语言接触、方言影响、语法化等角度考察了兼类现象...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对象和范围
1.2 研究目标和方法
1.3 兼类词的研究现状
1.3.1 兼类问题的源起
1.3.2 兼类问题的初步探索
1.3.3 兼类问题的发展
第二章 单音节兼类词定量分析
2.1 单音节词兼类情况
2.1.1 单音节词兼两类
2.1.1.1 单音节词兼两类的分布
2.1.1.2 单音节词兼两类的兼类序列
2.1.1.3 单音节词兼两类的义项序列
2.1.1.4 单音节词兼两类的本类和属类
2.1.2 单音节词兼多类
2.1.2.1 单音节词兼三类
2.1.2.2 单音节词兼四类
2.1.2.3 单音节词兼五类
2.1.3 单音节兼两类与兼多类的比较
2.1.4 单音节词兼类特征
2.2 单音节兼类词的兼类能力
2.2.1 单音节各词类的本类兼类能力
2.2.2 单音节各词类的属类兼类能力
2.2.3 本类兼类能力与属类兼类能力比较
2.3 单音节词的兼类率
2.3.1 多义兼类率
2.3.2 本类兼类率与属类兼类率
2.3.3 词汇兼类率
第三章 多音节兼类词定量分析
3.1 多音节词兼类情况
3.1.1 多音节词兼两类
3.1.1.1 多音节词兼两类的分布
3.1.1.2 多音节词兼两类的兼类序列和义项序列
3.1.1.3 多音节词兼两类的本类和属类
3.1.2 多音节词兼多类
3.1.2.1 多音节词兼三类和兼四类
3.1.2.2 多音节词兼四类
3.1.3 多音节兼两类与兼多类的比较
3.1.4 多音节词兼类特征
3.2 多音节兼类词的兼类能力
3.2.1 多音节各词类的本类兼类能力
3.2.2 多音节各词类的属类兼类能力
3.2.3 本类兼类能力与属类兼类能力比较
3.3 多音节词的兼类率
3.3.1 多义兼类率
3.3.2 本类兼类率与属类兼类率
3.3.3 词汇兼类率
第四章 单音节兼类词和多音节兼类词的比较
4.1 兼类类型的比较
4.1.1 单有多无
4.1.2 单无多有
4.1.3 单多都有
4.2 各词类兼类词数的比较
4.2.1 各兼类词类总数的比较
4.2.2 各兼类词类单音节和多音节词数的比较
4.3 兼类序列的比较
4.3.1 兼两类的兼类序列
4.3.2 兼多类的兼类序列
4.4 义项序列的比较
4.4.1 兼两类的义项序列
4.4.2 兼多类的义项序列
4.5 兼类能力比较
4.5.1 本类兼类能力
4.5.2 属类兼类能力
4.6 兼类率比较
4.6.1 多义兼类率
4.6.2 本类兼类率与转类兼类率
4.6.3 词汇兼类率
4.7 兼类对比较
第五章 现代汉语兼类词的成因
5.1 词语语义-句法功能转化的词义引申
5.1.1 引申导致词语功能义项的增加
5.1.2 引申导致词语语义-句法功能转化
5.2 词类活用与"入句变类"用法的固化
5.3 语言接触下的欧化语法现象
5.4 共同语语汇系统对词汇方言用法的吸收合并
5.5 词汇发展过程中的语法化现象
5.5.1 新旧形式共存导致的词语兼类
5.5.2 多向语法化导致的词语兼类
第六章 认知视角下词语兼类现象考察
6.1 范畴化理论与词语兼类
6.1.1 词类的原型范畴观
6.1.2 词类的非范畴化与词语兼类
6.1.2.1 非范畴化是兼类形成的重要阶段
6.1.2.2 非范畴化是兼类形成的起始点
6.1.3 再范畴化与词语兼类
6.2 词语形成兼类的认知机制
6.2.1 隐喻与词语兼类现象
6.2.1.1 语法隐喻
6.2.1.2 语法隐喻与词语兼类过程中再范畴化
6.2.2 转喻与词语兼类现象
6.2.2.1 语法转喻
6.2.2.2 语法转喻与词语兼类过程中再范畴化
6.2.2.3 语法转喻机制在词语再范畴化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6.2.3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语法功能的“隐含性”与词的“兼类”和功能“互动”[J]. 苏宝荣. 语文研究. 2009(03)
[2]语法化的新视野——接触引发的语法化[J]. 吴福祥. 当代语言学. 2009(03)
[3]从“得”义动词到补语标记——东南亚语言的一种语法化区域[J]. 吴福祥. 中国语文. 2009(03)
[4]共时关系和历时轨迹的对应——以动态助词“过”的演变为例[J]. 彭睿. 中国语文. 2009(03)
[5]认知语法视角下的汉语兼类问题考察[J]. 高航. 汉语学习. 2009(02)
[6]词义·词长·词频——《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多义词计量分析[J]. 王惠. 中国语文. 2009(02)
[7]语法隐喻与汉语词典自指义项的设立——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 王仁强. 外国语文. 2009(01)
[8]高层转喻研究[J]. 陈香兰. 外语教学. 2008(06)
[9]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研究[J]. 贺阳. 世界汉语教学. 2008(04)
[10]转喻与语言非范畴化[J]. 庄晓玲.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博士论文
[1]现代汉语名动互转的认知语法考察[D]. 高航.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2007
[2]认知视角的汉英词典词类标注实证研究[D]. 王仁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6
[3]现代汉语动名互转的认知研究[D]. 王冬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
硕士论文
[1]《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双音节名转形兼类词研究[D]. 马英新.河北师范大学 2009
[2]基于语料库的《HSK词汇大纲》兼类词研究[D]. 齐珍珍.山东大学 2009
[3]现代汉语副词内部兼类及其演化研究[D]. 宋扬.华中师范大学 2009
[4]《HSK词汇大纲》词的兼类问题通考[D]. 尹春梅.新疆师范大学 2007
[5]现代汉语施事动名兼类词研究[D]. 彭仁超.四川大学 2007
[6]HSK甲级词中的兼类词研究[D]. 许红花.延边大学 2004
[7]规则与统计相结合的兼类词处理机制[D]. 张丽静.大连理工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584421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对象和范围
1.2 研究目标和方法
1.3 兼类词的研究现状
1.3.1 兼类问题的源起
1.3.2 兼类问题的初步探索
1.3.3 兼类问题的发展
第二章 单音节兼类词定量分析
2.1 单音节词兼类情况
2.1.1 单音节词兼两类
2.1.1.1 单音节词兼两类的分布
2.1.1.2 单音节词兼两类的兼类序列
2.1.1.3 单音节词兼两类的义项序列
2.1.1.4 单音节词兼两类的本类和属类
2.1.2 单音节词兼多类
2.1.2.1 单音节词兼三类
2.1.2.2 单音节词兼四类
2.1.2.3 单音节词兼五类
2.1.3 单音节兼两类与兼多类的比较
2.1.4 单音节词兼类特征
2.2 单音节兼类词的兼类能力
2.2.1 单音节各词类的本类兼类能力
2.2.2 单音节各词类的属类兼类能力
2.2.3 本类兼类能力与属类兼类能力比较
2.3 单音节词的兼类率
2.3.1 多义兼类率
2.3.2 本类兼类率与属类兼类率
2.3.3 词汇兼类率
第三章 多音节兼类词定量分析
3.1 多音节词兼类情况
3.1.1 多音节词兼两类
3.1.1.1 多音节词兼两类的分布
3.1.1.2 多音节词兼两类的兼类序列和义项序列
3.1.1.3 多音节词兼两类的本类和属类
3.1.2 多音节词兼多类
3.1.2.1 多音节词兼三类和兼四类
3.1.2.2 多音节词兼四类
3.1.3 多音节兼两类与兼多类的比较
3.1.4 多音节词兼类特征
3.2 多音节兼类词的兼类能力
3.2.1 多音节各词类的本类兼类能力
3.2.2 多音节各词类的属类兼类能力
3.2.3 本类兼类能力与属类兼类能力比较
3.3 多音节词的兼类率
3.3.1 多义兼类率
3.3.2 本类兼类率与属类兼类率
3.3.3 词汇兼类率
第四章 单音节兼类词和多音节兼类词的比较
4.1 兼类类型的比较
4.1.1 单有多无
4.1.2 单无多有
4.1.3 单多都有
4.2 各词类兼类词数的比较
4.2.1 各兼类词类总数的比较
4.2.2 各兼类词类单音节和多音节词数的比较
4.3 兼类序列的比较
4.3.1 兼两类的兼类序列
4.3.2 兼多类的兼类序列
4.4 义项序列的比较
4.4.1 兼两类的义项序列
4.4.2 兼多类的义项序列
4.5 兼类能力比较
4.5.1 本类兼类能力
4.5.2 属类兼类能力
4.6 兼类率比较
4.6.1 多义兼类率
4.6.2 本类兼类率与转类兼类率
4.6.3 词汇兼类率
4.7 兼类对比较
第五章 现代汉语兼类词的成因
5.1 词语语义-句法功能转化的词义引申
5.1.1 引申导致词语功能义项的增加
5.1.2 引申导致词语语义-句法功能转化
5.2 词类活用与"入句变类"用法的固化
5.3 语言接触下的欧化语法现象
5.4 共同语语汇系统对词汇方言用法的吸收合并
5.5 词汇发展过程中的语法化现象
5.5.1 新旧形式共存导致的词语兼类
5.5.2 多向语法化导致的词语兼类
第六章 认知视角下词语兼类现象考察
6.1 范畴化理论与词语兼类
6.1.1 词类的原型范畴观
6.1.2 词类的非范畴化与词语兼类
6.1.2.1 非范畴化是兼类形成的重要阶段
6.1.2.2 非范畴化是兼类形成的起始点
6.1.3 再范畴化与词语兼类
6.2 词语形成兼类的认知机制
6.2.1 隐喻与词语兼类现象
6.2.1.1 语法隐喻
6.2.1.2 语法隐喻与词语兼类过程中再范畴化
6.2.2 转喻与词语兼类现象
6.2.2.1 语法转喻
6.2.2.2 语法转喻与词语兼类过程中再范畴化
6.2.2.3 语法转喻机制在词语再范畴化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6.2.3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语法功能的“隐含性”与词的“兼类”和功能“互动”[J]. 苏宝荣. 语文研究. 2009(03)
[2]语法化的新视野——接触引发的语法化[J]. 吴福祥. 当代语言学. 2009(03)
[3]从“得”义动词到补语标记——东南亚语言的一种语法化区域[J]. 吴福祥. 中国语文. 2009(03)
[4]共时关系和历时轨迹的对应——以动态助词“过”的演变为例[J]. 彭睿. 中国语文. 2009(03)
[5]认知语法视角下的汉语兼类问题考察[J]. 高航. 汉语学习. 2009(02)
[6]词义·词长·词频——《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多义词计量分析[J]. 王惠. 中国语文. 2009(02)
[7]语法隐喻与汉语词典自指义项的设立——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 王仁强. 外国语文. 2009(01)
[8]高层转喻研究[J]. 陈香兰. 外语教学. 2008(06)
[9]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研究[J]. 贺阳. 世界汉语教学. 2008(04)
[10]转喻与语言非范畴化[J]. 庄晓玲.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博士论文
[1]现代汉语名动互转的认知语法考察[D]. 高航.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2007
[2]认知视角的汉英词典词类标注实证研究[D]. 王仁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6
[3]现代汉语动名互转的认知研究[D]. 王冬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
硕士论文
[1]《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双音节名转形兼类词研究[D]. 马英新.河北师范大学 2009
[2]基于语料库的《HSK词汇大纲》兼类词研究[D]. 齐珍珍.山东大学 2009
[3]现代汉语副词内部兼类及其演化研究[D]. 宋扬.华中师范大学 2009
[4]《HSK词汇大纲》词的兼类问题通考[D]. 尹春梅.新疆师范大学 2007
[5]现代汉语施事动名兼类词研究[D]. 彭仁超.四川大学 2007
[6]HSK甲级词中的兼类词研究[D]. 许红花.延边大学 2004
[7]规则与统计相结合的兼类词处理机制[D]. 张丽静.大连理工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5844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584421.html